七月,骄阳似火。早上八点,临清市老赵庄镇齐楼村的大街小巷,已经被该村贫困群众刘玉兰打扫得干干净净。“感谢政府给我提供了这个工作岗位,有了这份工作,以后的日子有了盼头。”刘玉兰说,自从走上了村里的扶贫公益岗,她觉得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每天清晨4点,刘玉兰准时起床,打扫村里的街道,没有一天缺勤过。在外人眼里,刘玉兰一家虽然算不上富裕,但很幸福。2018年,一个噩耗给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刘玉兰20岁的儿子患上了尿毒症。医生建议做换肾手术,昂贵的费用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亲属间换肾,成功的概率相对大一些,排异反应也会小很多。”医生的话让刘玉兰重燃希望,她默默做了一个决定:将自己的一个肾捐给儿子。好在母子俩配型成功,但高昂的手术费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一家四口的生活开支全部依靠丈夫打零工,生活异常艰难。
了解到一家人的生活情况后,老赵庄镇政府积极为他们一家申请了贫困户补助政策,让他们得以享受低保、“两免一补”、新农合、新农保等惠民政策,一家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和照顾。
当初为了给儿子移植肾脏,刘玉兰落下了病根,不能干体力活,但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她总想替这个家做点什么。考虑到她家的实际情况,村“两委”和帮扶责任人经过研究,帮她申请了保洁员公益岗位,每月能有500元工资,使她每年能额外增加6000元收入。
今年以来,老赵庄镇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和贫困户的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就业需求等,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公益岗位,做到人适其岗、人岗相宜,让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加了贫困户收入,稳定了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