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因患恶性骨肉瘤被迫截去右腿的阳谷县青年钟太?不少热心市民当年给他捐过钱,2015年8月,本报曾以《“全城行善”拯救不幸大学生》为题,报道了爱心人士纷纷为钟太慷慨解囊的暖心故事。
现在他走了,生前决定把遗体和眼角膜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我为儿子的决定感到自豪和骄傲,开始我挺难受的,现在觉得暖暖的,很感动。”父亲钟道生说。
27岁的钟太原本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硬生生击碎。2015年2月,刚大学毕业的钟太在实习时突感身体不适,右腿出现肿胀,经检查确诊为高恶性骨肉瘤。由于病情发展十分迅速,钟太不得不做了右腿截肢手术。“当时,钟太的母亲因为宫颈息肉刚做了手术,身体很差,不仅照顾不了儿子,自己还需要人照顾。”钟道生回忆,“孩子被查出患病的时候,家里也没什么钱了,多亏了亲戚朋友和好心人的救助,我们家才勉强撑了过来。”
手术过后,钟太经过10多个疗程的化疗,病情基本稳定下来,燃起活下去的希望,一切向好的方向进行。尽管右腿截肢,但钟太身残志坚,在福建一家企业找了一份工程师的工作。
然而,去年10月份,钟太的病情再次恶化,重回医院做了肿瘤切割手术,经过几个疗程的化疗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肿瘤的生长又转移到腹部。不久前,钟道生被院方告知,钟太腹腔内已经长满了肿瘤,不宜做手术,建议保守治疗。“去年烟台一所高校还计划聘任钟太去当老师,都已经谈妥了,但因为病情无奈放弃了。”钟道生言语之中充满遗憾。
钟太最后的时光,只靠纯净水充饥。几天前,钟太悄悄地告诉钟道生:“爸,把我的遗体捐出去吧!”听到这句话,看着呼吸微弱的儿子,钟道生心如刀割,但还是尊重了儿子的决定,并答应为他办理相关捐献手续。“这孩子挺有骨气、有爱心,最后的时刻还能想到别人。”钟道生说。
7月23日,聊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钟太的捐献遗体登记证书送到了钟道生手中。7月25日中午12时30分,年仅27岁的钟太离世。当天下午,钟太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接收工作在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完成。按照生前意愿,他的遗体将捐献给山东大学医学部,角膜将由山东省眼科医院接收,用于临床治疗。
在生命弥留之际,钟太选择捐献自己的身体,用以医学研究,如此勇气和奉献精神,令人无比动容。钟太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生命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