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您在家吗?我来小井了,想去家里看看您。”
“哎呀,真不巧,我这会儿不在家,和别人出门干活来了。”
“那您干活的地方远不远啊?”
“远倒是不远,只是……”
7月14日,冠县县委宣传部干部邹桂恒前往范寨镇小井村,看望自己帮包的贫困户刘延芳时,却得知对方不在家。
“大姐,今天我还有别的安排,您先忙吧,改天我再来看您。”听出刘延芳的犹豫,邹桂恒果断找了个借口。
“那好吧,就是还得让您再跑一趟。”刘延芳的话里满是歉意。
之所以不愿耽误刘延芳的时间,邹桂恒有自己的考虑。今年52岁的刘延芳,和其他贫困户有些不同:她有公公婆婆要赡养,还要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大的刚中专毕业,小的才参加完高考。平日里刘延芳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穿,地里的农活一个人全包,一有时间还东奔西走找零活干,日子过得甚是辛苦。自麦收结束以来,播种、除草、拔苗……刘延芳接过的零活不算少,虽然挣得都是辛苦钱,但是每天能给家里增加五六十元的收入,她非常知足。这两天,她又在附近的葫芦田里打工。
“单位经常要求我们,作为扶贫干部,我们的职责是扶贫、助贫,绝不能给村里添乱,更不能影响贫困户的正常生活。特别是对延芳大姐而言,挣个辛苦钱更不容易。”邹桂恒说,这事只能怪自己来得匆忙,没有提前打个电话。“虽然扑了个空,但只要知道大姐好,有自主脱贫意识,我心里就高兴。不就空跑一趟腿吗?现在交通发达了,40公里的路程也不算远,找机会再来!”邹桂恒在朋友圈里如是写道。
机会很快就来了。7月16日上午临下班时,同事告诉邹桂恒,下午想去小井村开展扶贫工作。邹桂恒拨打了刘延芳的手机:“大姐,部里有同志下午去小井,我想跟他们一块儿去,不知道您方便吗?”电话那头停顿了几秒钟,才传来刘延芳不好意思的声音:“妹妹,你们几点能到啊?我下午想去干活。”“没事没事,那咱们就先电话聊聊您的近况吧。近期我再想法自己去一趟!”邹桂恒连忙说。
虽然两次都没见到刘延芳,邹桂恒却很开心:“刘大姐总能出门找到零活干,说明她口碑好,不惜力气,别人认可,更主要的是她没有‘等靠要’,愿意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的未来。这也说明我们的扶贫扶志工作有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希望能多出现几位‘刘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