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大兴介绍了改革攻坚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聊城市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抓好农产品供给、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农产品品牌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工作提质增效。
孙大兴介绍,近些年,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这些惠农政策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农业支持保护类政策,第二类是资源环境保护类政策,第三类是产业发展类政策,第四类是农村改革类政策。
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带动下,聊城市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在富民强村产业方面,聊城市建立了乡村振兴项目库,共谋划储备、实施重大项目337个,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2个、市级21个。在农产品质量方面,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已开具合格证65501张。45个乡镇完成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仓库建设,已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8.75吨。聊城市新认证绿色食品63个,新增基地面积2万亩,新认证有机食品19个。在人居环境方面,农村“家家整洁、村村清洁”自主治理行动有序推进。
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聊城市加快建设五大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完成了2019年度3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蔬菜累计播种面积135万亩,产量570万吨;做好生猪生产恢复工作,全市生猪存栏120.47万头,出栏96万头。疫情期间,聊城市实行“一企一策”,建立重点企业帮包制度,加快推动农业企业复工达产。为聊城市12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省民生保供重点企业资质证明,让企业享受优先配置和道路通行政策。聊城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战疫情、保畅通”通行证制度,颁发通行证6824张;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聊城管理中心合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信贷帮扶,放贷金额达到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