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窗口共收到服务评价5094条,群众满意率99.2%;今年2月至6月,累计为9566家企业减免社保费7.86亿元;疫情防控期间,打造“聊城人社”线上招聘平台,450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信息8.83万条,3万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首要任务,抓思想、守初心,抓规范、促提升,抓督导、促落实,聚焦主责主业,厚植为民情怀,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深入融合。
加强学习 打好“主动战”
“作为一名90后,我深知责任重大。重症病房是我们的战场,挽救生命是我们的使命……”4月16日,在人社党建大讲堂活动中,山东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田龙营应市人社局邀请,作专题讲座。全系统62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活动。
观看纪录片《中国有了共产党》,学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概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宏观分析》……自2018年以来,市人社局深入推进干部职工教育学习工作,先后举办了18期人社党建大讲堂。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船精神》《我国社会养老热点问题分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去年12月份,市人社局组织120余名领导干部赴上海交通大学进行综合能力提升培训。“授课老师大部分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通过5天的学习,我们获益匪浅。”市人社局人事科科长魏丽红说。
市人社局党组理论中心组每月进行集中学习,主要负责人带头讲“政治机关意识”专题党课;打造党建文化“升级版”,制定了富有特色的党建文化整体方案和各楼层、各支部主题文化方案。
提升能力 打好“阵地战”
疫情暴发后,市人社局到帮扶社区利民社区开展志愿活动,多次向社区捐赠消毒粉、酒精等物资,帮助社区登记外来人员信息,对社区内的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杀。
市人社局深入开展创城志愿服务、走访慰问等活动,班子成员带头义务植树、捐款捐物。该局还每月开展一次“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增强支部凝聚力。
“抓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细化党建工作要点,明确每个支部的活动场所,配齐支部委员。”机关党委工作人员马永合说,“通过健全工作制度,扎实推进过硬党支部建设。”
市人社局坚持“能力提升、实践锻炼、兴趣引导”相结合,每年举办就业创业、社保经办等培训班20余期;注重在实践中锤炼干部,选派12名干部参与“万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成立文字材料兴趣小组、政策法规咨询小组和信息化建设兴趣小组,培养各类人才。
回应诉求 打好“阻击战”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一位老人提出,想让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上门为其激活社保卡,但只留了一个银行储蓄所的电话。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一时联系不上老人,便从3000余条信息中筛选出600多位老人,逐一拨打电话,经过几天的努力寻找,终于找到当事人。
围绕群众所需所盼,市人社局成立工作专班,研究解决群众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做好群众工作;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次办好”改革,24项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2项业务实现秒批、秒办,126项服务事项纳入网上平台办理。
市人社局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全面推行“政策找人”模式。为扩大创业补贴发放范围,该局全面摸排分析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情况,“点对点”发放政策信息2.4万条。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采用大数据筛选、不见面申领等方式,推行‘先预拨、后承诺、再清算’模式,为3650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7381万元,返还资金是去年全年的4.74倍。”市就业办失业保险科科长王旭说。
“既然是窗口服务单位,就应该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市人社局服务大厅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许超说,“市县联动实施‘好差评’制度,统一编号,印制窗口服务评议卡和重点业务征求意见卡,为的就是借力社会监督,打造廉政勤政的人社党建品牌。”
“下一步,市人社局党组将继续高标定位,加压奋进,发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注重从群众意见诉求中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全力推进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建设。”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程继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