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8-02 16:02:01

  

  

  

  熟悉的校园,响起悦耳的读书声;熟悉的街巷,又见浓郁的烟火气;熟悉的城市,澎湃着发展的韵律。盛夏时节,水城大地上,万木竞绿、生机盎然。

  岁月静好,人们却难以平静: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整个社会仿佛被按下“暂停键”,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受挫。

  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坚定信念,专注发展定力不动摇。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考验,聊城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危中寻机、变中谋新,持续加大“六稳”“六保”力度,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全力以赴克服疫情影响,向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进发,奋力夺取“双胜利”。上半年,全市经济总体实现“企稳回升、稳中有升、稳中向好”,在非常时期交出了非常答卷。

  1

  庚子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此打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聊城市闻令而动,快速反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月1日下午,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至此全市报告38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实现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救治经验多次在全省和全国推广;

  2月28日,全市重点招商项目视频签约仪式举行,现场签约6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06.8亿元。在全省各地级市中,首个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累计开工复工重点项目383个,按下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快进键”……这背后是一座城市的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是一座城市的全力以赴的辛苦付出。

  ——下好“一盘棋”。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制”;成立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分别任组长的11个工作组,提前研判、超前布局,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防控要求;成立11个督导组,由市级负责同志牵头,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工作。

  聊城是山东西大门,外防输入,刻不容缓!聊城市在全省率先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对武汉等疫情重点地区返聊人员画像定位;率先实行核酸检测和CT同步检查,确保不漏一人;率先将确诊病人集中收治,实行无症状感染者集中管理。

  ——织密“一张网”。建立网格7836个,4.8万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大排查;342家物业公司管理服务的1399个小区,筑起了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电话询问,实地调查,对比信息,追踪摸排,反复核实,查漏补缺……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不断一天。从城市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行动起来,投身到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之中。排查入聊返聊人员13万人,完成核酸检测18.7万人次。

  ——打好“组合拳”。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迅速推出有力、细致、温暖的举措,稳市场、保民生,抓管理、保运行,让市民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等生活必需品供应货足价稳,保障了城市正常运行,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为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聊城市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更大功夫,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好企业复工的“店小二”。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是艳阳。如今,放眼鲁西大地,田间耕作忙,工地挥汗急,校园书声琅,处处呈现出只争朝夕的蓬勃气象。

  面对发展困境,东阿阿胶勇于试水,打破传统销售方式,借势“数据赋能传统产业”行动,促进“宅经济”落地,目前已确定了“工厂直达顾客个性定制项目”等5个超5亿元的重点投资项目,力争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实现销售模式新突破。 (资料图)

  2

  7月16日上午9时,随着一声清脆的锣鸣,中国最大鸡肉出口公司凤祥股份,正式开始在港交所挂牌交易。这标志着凤祥股份成为了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全产业链鸡肉食品公司,凤祥也正从“默默无声”的行业“隐形冠军”向大众喜爱的“鸡肉第一消费品牌”蜕变。

  像凤祥这样的“隐形冠军”企业在聊城市还有很多,这也是聊城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生动缩影。聊城市克服疫情影响,聚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十大产业。上半年,九个产业集群投资增长26.6%。深度实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和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6.5%。组建了聊城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努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1—6月,全市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1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1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3.5%。

  项目建设是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在6月30日举行的第二届儒商大会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聊城分会场,10个重点项目进行了视频签约。其中,外资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1.6亿美元;内资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97.8亿元。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设置线上洽谈室,与邀约嘉宾洽谈项目33个。

  今年以来,聊城市以“项目为王”理念引领推动项目建设,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项目进展实行每周通报、定期调度,对重大产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举行了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上半年重点项目现场观摩等活动,持续营造比学赶超、大干快上的浓厚氛围。上半年,41个省级重点项目,开工40个,完成投资73.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4.9%。152个实施类市级重点项目,开工136个,完成投资169.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1.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郑济高铁正式施工,雄商高铁正在压茬推进征地拆迁、初步设计等工作,聊邯长高铁正在启动可研报告编制,聊城机场正在进行预可研报告报批,高东高速预计年底通车,徒骇河、马颊河治理和大中型灌区改造工程有序推进。

  好项目、大项目持续发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疫情期间,鲁西集团克服种种困难,着力破解原料采购和物流发运两大难题,集团六条复合肥生产线全部满负荷生产运行,日产化肥3000吨以上,为国家战略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资料图)

  3

  最近一段时间,途经王口桥的市民明显感觉路更宽了,更好走了。为彻底改变该段道路以往的交通拥堵问题,今年3月,王口桥拓宽工程正式开工。如今,经过3个月的封闭施工,王口桥拓宽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顺利实现通车。“以前王口桥经常堵车,赶上上下班高峰期或遇上交通事故,堵半小时是常态。现在桥拓宽了,双向八车道,一个红绿灯就能全部通过。”7月28日,在王口桥西农行聊城分行上班的刘先生说。

  为了改善群众出行环境,上半年,聊城市实施了东昌路改造提升及重点桥梁道路拓宽工程,主城区新建、续建道路开工37条,“断头路”贯通工程开复工21个。

  在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欣苒工艺品有限公司成品区,60多岁的贫困户郎秀焕坐在缝纫机前“飞针走线”,汽车造型的毛绒拖鞋、巴掌大小的布艺玩具陆续从她的手中“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聊城市创新实践规模农场、就业工场“两场同建”,推动以乡村振兴引领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一体推进。上半年,聊城市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7个,基本医保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贫困人口饮水风险动态清零。

  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要让人民共同享有。聊城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保障改善民生。

  ——营造“好生态”。综合指数、PM 、PM 同比分别改善16.2%、15.2%、20.0%。市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和高唐北湖4个省控以上断面全部消除了劣V类水体。

  ——全力“稳就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7381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6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49万人。

  ——破解“大班额”。持续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2所。

  ——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实施了115个卫生院和316个村卫生室改扩建项目,市人民医院与东昌府区人民医院实质性整合。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棚户区改造开工率79. 9%;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61个,5个入选全国试点。

  一项项惠民政策相继出台,一个个民生工程建成使用,聊城市持续兜牢兜实民生底线,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不断增强。

  6月30日,高东高速公路跨邯济铁路分离式立交桥施工现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人员将最后一片重达200吨的T梁架设在主桥上,为2020年实现通车奠定了基础。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