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霞落夜幕低,轻歌曼舞琴瑟起。
在高新区顾官屯镇西程铺村村委会大院内,伴着欢快的乐曲,一声“祖国你好”打破了夏夜的宁静与燥热,斑斓的彩扇在手中来回飞舞,轻盈的身姿随着旋律舞动起来……
一年一度的消夏文化晚会开始了,西程铺村的村民扶老携幼赶到现场,共同享受这一文化大餐。
首先亮相的是西程铺舞蹈队,队员都是村里的妇女同志,也是村庄日常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今年的消夏晚会,她们准备了10多个节目。
“我们舞蹈队每年都参加消夏演出,今年我们表演的节目更多,有广场舞、双人对跳、歌曲、三句半等节目。政府把舞台搭到我们家门口,我们一定要展现出咱们村的风采,也为乡亲们送去一份欢乐。”西程铺舞蹈队副队长李婷婷对记者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采,反映出乡亲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满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美好的生活让百姓体会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路灯更亮了、道路更宽了、环境更美了,新时代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村庄日新月异,也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我们自编自演的三句半,就是为了表达对党的感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三句半表演者石桂芳说。
疫情期间,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共同抗疫,守护着亿万同胞的生命健康。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50多岁的刘兰运花了整整3天时间,将豫剧《朝阳沟》片段改编成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你方唱罢我登场,歌曲、舞蹈、戏曲,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上至年过七旬的老人,下至3岁的孩子,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台上的演员表演得卖力,台下的乡亲看得起劲儿。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我的舞台我做主,基层文化服务的新模式让农村广大群众充分展现了主人翁的姿态,也加快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步伐。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高新区把基层文化建设作为培育乡风文明、改善群众精神面貌、振兴乡村文化的主抓手,积极探索创新文化服务模式,切实发挥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真正让群众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实现共建共享。
“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形式、优化服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原来是‘送戏下乡、群众观看’,现在是‘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把舞台建到群众中间,让群众登台表演,让老百姓更多地参与文化、体验文化、感受文化,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把更多的文化服务、文化活动送到百姓身边。”高新区文广新局局长李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