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一道跃动的风景线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8-10 15:03:53

  在城市公园慢跑、夜幕下伴随动感的音乐跳起健身舞、与三五好友相约切磋棋艺或球技……从强身健体、减脂瘦身,再到陶冶情操、调节心情,体育健身运动承载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新时尚”。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014年10月,我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8月8日是第12个“全民健身日”。近年来,东昌府区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为契机,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打造“升级版”全民健身服务品牌,带动更多群众崇尚健身、参与健身,全民健身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东昌大地上,越来越多参与健身的人们犹如一道跃动的风景线,展现了蓬勃朝气,也映照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群众性体育活动风生水起

  今年37岁的市民李广雷,从1997年就开始接触体育运动,尤其喜欢长跑。现在,他坚持每天早上跑15公里,风雨无阻,带动了很多亲朋好友参与到跑步中来。近几年,他多次参加全市的运动会和比赛,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和李广雷一样,在聊城徒骇河滨河大道、东昌湖边等地,越来越多的“跑友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跑友”们挥洒汗水,收获健康与快乐。东昌府区沿东昌湖、运河、徒骇河滨河大道、二干渠等修建了健身步道、骑道70余公里。这些体育设施的建成,极大改善了市民的健身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东昌府区在城区600余个居民小区安装了健身器材,增添了一批高科技智能化健身设施,比如二代智能健身路径、国民体质监测站、心肺功能训练仪、共享体育设施等,深受市民欢迎。如今,在聊城城区,跑步、太极拳、武术、健身舞等健身活动随处可见,这是东昌府区不断提升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水平,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带来的积极变化。

  在东昌府区广大农村,体育设施和运动场所的全覆盖,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2015年底,东昌府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2016年至2017年分两批完成了41个省定贫困村健身广场设施工程。梁水镇镇杨天洪村是省定贫困村,但该村的健身舞队伍却声名远播。在该村健身广场上,每天都有跳舞的群众,村民杨雨祥还带动了周边多个村庄成立了健身舞队伍,成为知名的健身舞“达人”。

  “我们以建设群众‘六边工程’为抓手,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均衡,努力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较好解决了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东昌府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主任战书理介绍,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遍布城乡的1000余个晨晚锻炼点,每天约有8万余人参与健身锻炼。东昌府区年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00余项。遍布城乡、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为人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

  2017年2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棋牌管理中心、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授予东昌府区“全国国际象棋之乡”称号。如今,这块牌子越擦越亮。

  8月8日,在聊城城区王冠棋艺水城华府校区,10岁的姜天瑜正和同学在国际象棋棋盘上激烈地展开“厮杀”。 别看他年纪小,但却获得了国际象棋世界少年冠军赛前20名的好成绩。王冠棋艺负责人王杰介绍,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像姜天瑜一样的青少年高水平运动员和棋协大师。目前,学校有11个校区,在校生达4000余人。

  从2005年国际象棋运动开始进入东昌府区,经过15年发展,这项运动已经硕果累累,成为该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东昌府区体育总会办公室主任郭鲲鹏介绍,东昌府区开展“国际象棋进校园”活动,在重点中学成立国际象棋社团,每周抽出1个小时时间进行集中训练;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开设国际象棋课程,每位学生每周都可以免费得到至少一节国际象棋专业培训课。目前,东昌府区已在全区16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开设了这项运动,拥有标准化、专业化训练场地5处,“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7所,每年发展国际象棋爱好者2万人以上。

  近年来,东昌府区还承办了一系列国际和国家级高端国际象棋赛事,比如中国—印度国际象棋对抗赛、中国国家队—“一带一路”世界联队国际象棋对抗赛、全国国际象棋少年网络团体赛等。通过举办高端赛事,极大提升了聊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擦亮了“全国国际象棋之乡”的城市名片。东昌府区还积极拓展经济和体育产业发展空间,目前国际象棋体育产业年产值达2000万元,形成了精品赛事、培训教育、软件系统开发、出版发行、衍生产品生产等五大产业板块,探索出“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

  不仅如此,东昌府区的健身气功、武术、搏击、门球等全民健身运动也“花开满园”,成为该区优势和品牌运动项目。东昌府区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健身气功比赛,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运动爱好者达3万余人;国际搏击选手在国际大赛中屡获大奖,东昌府区还承办了10余次高规格、有全国影响力的搏击赛事;东昌府区武术门类达22种,正积极创建“全国武术之乡”。

  打通全民健身“中梗阻”

  全民健身,曾经遭遇颇多“尴尬”:健身设施破坏和场地缺失,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基层认识不到位等。东昌府区如何破题,并走在前列?

  打通“中梗阻”,才能跑出“加速度”。东昌府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发展,不遗余力地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2015年城乡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实现全覆盖,健身广场、健身步道、健身骑道、健身泳道遍布城区,免收费、低收费健身场馆常年面对居民开放。轮滑、毽球、健步走、中长跑、篮球、足球等社会组织都有了自己固定的活动场所。目前,东昌府区对全区体育健身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1744件损坏或者缺失的体育健身器材维修或重新安装施工方正在招标中。

  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不足,东昌府区每年用于老年体育协会资金支持50余万元,用于国际象棋推广活动资金支持35万元,用于健身气功运动的开展投入20余万元。每年从彩票公益金中固定划拨出资金用于面向各级社会体育组织购买服务,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目前,东昌府区内有市区两级体育协会55个,体育类民非企业26个,基本形成了以各级体育协会、体育类民非企业为平台,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的健身组织网络。东昌府区引导和培育社会力量兴办群众身边的健身俱乐部200余家,社会组织承办了东昌府区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95%的赛事活动。

  为了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让更多人加入到健身队伍里来,东昌府区开展了“健身领秀”“寻找群众身边最美健身带头人”等活动,把市区两级社会体育组织带头人、优秀团队推送到老百姓身边,把各式各样的健身方法展现在老百姓的眼前。

  “东昌府区将全民健身当作民生工程来抓,加快构建城乡均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全民健身日益增长的需求,打造健康东昌、活力东昌。”东昌府区委书记荣红智表示。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