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聊城市中院审理了一起涉企业行政强制案件,与以往不同的是,坐在被告席上的不是被告代理人,而是高唐县长刘奎忠,他成为全市首位出庭涉企业行政案件的县级正职负责人。庭审结束后,刘奎忠表示:“负责人出庭应诉,倾听百姓诉求,回应群众关切,既有利于促进行政争议的实质化解,也有助于负责人了解部门执法现状,从而进一步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2020年上半年,在全市涉企业行政案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涉企业行政纠纷全部得到有效化解,全市法治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今年以来,聊城市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列为全市九大改革攻坚行动之一,以涉企业行政案件负责人必须出庭应诉、全力促进行政纠纷实质化解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优质高效法治营商环境。
亮出法治破题“致胜招”
市委书记孙爱军多次对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抓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加强依法行政作出批示。今年3月份,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长萍组织召开了败诉案件通报研讨会,提出凡涉企业行政诉讼案件,各级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全程参与调解和应诉,确保纠纷及时得到化解。
“问题在哪里,整改就在哪里。”6月28日,聊城市司法局局长商光胜介绍,市委、政府先后两次发文,明确在全市范围实现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全覆盖的目标,先后印发了全市行政机关十大败诉案例和涉企业行政案件庭审直播录像资料等,进一步加强败诉案件的警示教育。此外,还坚持每月通报一次涉企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及案件审结情况。
下好改革创新“先手棋”
“对于行政纠纷化解,聊城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让企业吃了‘定心丸’。”7月29日,长期从事企业法务工作的张胜全律师说。
5月8日,聊城印发全省首部涉企业行政应诉规定《关于抓好涉企业行政案件被诉部门负责人须出庭应诉全力促进行政纠纷化解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各级各部门出庭应诉责任主体和职责任务,列举了需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十类情形,创新性引入行政机关负责人全程参与和解工作的制度机制,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6月8日,李长萍带领市政府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旁听了一起涉企业行政强制案件,并与两级法院负责同志召开联席会,研究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同频共振“强磁场”
“化解行政纠纷,需要各部门联动,提前介入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经过几次庭审观摩,聊城市各行政执法单位负责同志纷纷表示。
聊城市组建了“企业复工复产公益法律服务团”,由市直部门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牵头设立了10个固定联系点,辐射全市760余家中小企业,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前置性调处化解行政纠纷。
1至6月份,全市涉企业行政案件涉案金额达1.6亿元,六成以上案件和解成功或当事人撤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全程参与和解调解,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市本级和5个县市区涉企业行政案件保持零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