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清市新华路街道辖区内,提起省道德模范张玉灿,很多人都认识,不仅因为他长年在东环路售卖烟酒、修理自行车,还因为他义务抚养重度脑瘫义子张晓飞20多年。
张晓飞刚刚出生就因患重度脑瘫而被亲生父母遗弃。他不会说话、不会站立、智力低下、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但张玉灿从不嫌弃,在民政部门办理了收养手续,20余年如一日精心照料晓飞。
因为希望孩子能“像小鸟一样尽快地飞起来”,能走路、能奔跑,张玉灿给孩子起名叫张晓飞。多年来,晓飞的病像石头一样压在张玉灿夫妇心头,他们先后带晓飞到聊城、济南等地求医,但效果甚微。
为了给晓飞治病,张玉灿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对此,有人不理解,认为这种病根本治不好,白花冤枉钱。然而,张玉灿却不这样想:“只要有一丝的希望,我就全力去争取,这是当父母的义务。”
晓飞不能走、不能说话,智力不如3岁孩子,但在张玉灿和爱人眼里却是“宝贝疙瘩”。家里有好吃的,先让他吃;一家人出去玩,从不落下他;每年生日都给他买礼物;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帮他锻炼,防止肌肉萎缩;每次逛市场,总要给他买个玩具……看到张玉灿和爱人如此疼爱、呵护孩子,邻居纷纷感叹:“照顾这么周到,一般人真做不到!”
张玉灿说:“孩子已经够不幸了,我们要尽量让他过得好点!”吃饭、喝水、大小便这些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对于一个不能说话的重度脑瘫患儿却十分艰难。为避免喂饭、喂水时烫伤孩子,张玉灿和爱人常用勺子在自己嘴边试后,再小心翼翼地喂给他;孩子每天定时观察和提醒孩子解大小便;经过无数次手把手的教学,张玉灿和爱人终于让晓飞学会了简单的手势:饿了、渴了用手指嘴边,想大小便用手指屁股……
这些年来,到张玉灿摊位买东西的顾客,经常能看到晓飞一会指嘴巴让母亲喂水、一会指屁股让父亲帮助小便、一会儿指汽车玩具让父亲教他玩的场景。看到晓飞得到满足时手舞足蹈的样子,顾客们纷纷为他能遇到这样好的“父母”而高兴。
在张玉灿的精心呵护下,被医学专家断言十年生存率不足40%的张晓飞,安然度过了20余个春秋。
“收养晓飞,后悔吗?”总有人这样问张玉灿,他回答:“孩子已经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一点也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