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美摩擦升级、疫情蔓延等严峻复杂的形势,部分企业处境极为困难。为了缓解企业困难,国家推出“六稳”“六保”重大举措,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但是,还有部分企业因互保联保连带责任或资金链断裂,以及其他意外原因陷入发展困境甚至出现连续亏损的现象。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的观点,要求千方百计保护市场主体,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简称《服务保障意见》)提出:“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充分发挥破产重整的拯救功能,加强对陷入困境但具有经营价值企业的保护和救治。”因此,除了全力支持运营正常、发展良好的企业发展壮大外,各级政府对陷入困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无发展前景的企业,要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措施,加快市场出清;对有经营价值的困难企业,要千方百计保护好、救治好。
因此,如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护和救治因突发变化陷入困境但有经营价值的企业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营造一个氛围。各级政府要正视存量企业困难问题,要认识到保市场主体活下来是当前经济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任务,要形成一种齐心协力保市场主体的氛围,为困难企业纾困,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建立一个平台。政府可以选择支持几家有意愿、有经验、有潜力的不同规模特色的资本运营机构作为直接参与保护和救治的平台,联合外部专业机构,构建“企业化、专业化、市场化、法治化”运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重组成功率。
优选一个模式。《服务保障意见》提出,细化重整程序的实施规则,加强庭外重组制度、预重整制度与破产重整制度的有效衔接。我建议应优选重组模式,概括为“三步走模式”:先建立挡火墙,保住企业主营业务持续,防止直接谈重组导致不可控的局面发生;再进行重组;后引进战略投资者。与预重整和破产重整相比,该模式对企业商誉损害小、主动性强、有较大的灵活空间。
突出一个“早”字。专业机构要组织力量对区域内的企业进行评估,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负债率高、担保额度大的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的监测,超前制订处置预案并实施动态管理;当企业陷入困境时,要尽早出手,帮助企业理性分析评估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价值,如果有经营价值,就帮其寻求合作,主动让渡部分权益,共同谋划建立挡火墙,努力做到“三保三防”,即“保核心资产安全,防资金链断裂;保主营业务持续,防客户流失;保职工队伍稳定,防人才流失”,避免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和业务停摆的危险,确保“活下来”,争取重组谈判的主动权。
强化一个政策。保市场主体是一项牵涉面广、运作难度大、风险大、责任大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平台和企业是难以取得实效的。各级政府不但应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而且应给予经营性资产划拨和专项扶持基金等支持,切实帮助企业增强建立挡火墙的实力,保护救治困难企业,切断债务风险蔓延源,改善当地的投融资环境,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系市东元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