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如何提振经济信心,实现新形势、新常态下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成为当下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道必考题。作为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鲁西地区创新发展的样板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高新产业的集聚区,高新区始终保持蓬勃的发展状态,扎实开展体制改革,通过实行“管委会+产业园区+公司”的发展模式,围绕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为项目招引、产业发展、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专员式、保姆式服务,为干事创业、成就事业的朋友提供暖心保障,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四大产业之一。以鲁西集团为主导的聊城化工产业园,以鲁西集团融入中化集团为契机,充分利用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的资源,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打造高端化工、高端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应用等产业集群。
高新区高端装备技术智慧园区占地39公顷,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聚集了中国工业机器人20强企业——诺伯特智能装备,江北最大的无梭纺织机研发生产基地——日发纺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智造基地——财金博源,以及鑫亚格林鲍尔、易斯特工程刀具、贞元车轮等重点企业。园区力争3年投入50亿元,打造成100亿级产业园区,成为长江以北重要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医养健康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高新区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中生有”到“从有做精”,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新局面。截至目前,高新区医养健康类企业拥有专利43项,硕士以上高端人才58人,其中3人是国家高层次专家,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十余个国家级、省级以上平台。
高新区将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9年以来,该区重点引进了阿里云创新中心·智汇谷产业基地、华为科技园(聊城运营中心)项目等信息技术类项目,并培育出一批优质信息技术企业。随着高新区信息技术类园区及企业的引进,高新区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正逐步发展壮大。
经过7年的发展,高新区现已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医养健康、信息技术四大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和现代农业等新业态、新行业也正在加快积聚和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加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