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8-13 16:30:12

  “庆军呢?”

  如果自己的帮扶责任人聂庆军没有和其他扶贫工作人员一起到家里来,聊城物流园区邱庙村79岁的拾荒老人李桂芳,便会拉住扶贫工作人员的手郑重地问一问,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捧一颗真心,赢一份真情。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聊城物流园区扶贫工作人员把贫困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深入贫困群众之中,给他们送去贴心周到的帮扶,用热心、细心、诚心、耐心,赢得了贫困群众的信任。在贫困群众心里,扶贫干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一)

  7月10日,记者来到邱庙村李桂芳家的时候,聂庆军正在帮老人检查冰箱的故障。“冰箱不能用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让庆军帮我看看。”李桂芳说。“有事找庆军”已经成为她遇到难事的第一反应。

  经过仔细检查,聂庆军发现问题出在冰箱电线上,于是跑到五金店买回一根新的,更换好。看到冰箱又能用了,李桂芳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聂庆军介绍,李桂芳每天出去拾荒,家里堆满了废品。“其实老人每年的收入有1万多元,我多次劝她别再捡了,但她不肯听。没办法,我们只能尊重她的想法。”

  但生活环境还是要保持干净卫生。与李桂芳沟通后,聂庆军和其他扶贫工作人员一起,把老人的“宝贝”收拾归整到一个小房间。“老人经常从垃圾箱里捡东西吃。”聂庆军告诉记者,所以他经常对李桂芳捡回家的东西进行检查,耐心地对她进行劝说。

  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和帮扶,如今,李桂芳早已成为聂庆军内心的牵挂。细心的聂庆军发现,虽然园区给老人配发了新床及被褥,但李桂芳还是习惯睡土炕。“老人连个像样的床单都没有,炕上堆满了各种东西。”聂庆军说。他把土炕上的东西收拾下来,又从自己家拿来一条床单,给老人铺到土炕上,“尽量让老人的生活环境干净些。”

  聂庆军等人要离开时,对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的李桂芳,掏出200元钱塞给聂庆军:“我这里没有好吃的,你们去外边吃顿饭吧。”聂庆军坚决地拒绝了。

  (二)

  “现在园区贫困户的收入不成问题,难点就是居住环境卫生不达标。”物流园区扶贫办主任李勇介绍。为此他们逐户解剖:衣服乱堆乱放的,就配置衣橱;锅碗瓢盆乱放的,就配置碗橱;屋里苍蝇乱飞的,就安装窗帘门帘……

  叩开84岁低保户王得成的门,一个干净整洁的院子映入记者眼帘,十几只鸽子在房顶上咕咕叫着,墙边一排崭新的绿色围栏,围栏里是争着吃食的鸡,一派生机盎然。“原来这些鸡满院跑,我们和老人商量后,就用围栏把鸡圈了起来。”李勇说。

  一时的干净好办,长期的卫生又如何保持呢?“我们园区给每位贫困户配备了辅助帮扶责任人,形成了‘帮扶责任人+辅助帮扶责任人+清洁员’的帮扶新模式。”李勇说,他们安排一位同村村民作为王得成的专职清洁员,每天给他打扫房间和院子,解决了卫生难以长期保持的难题。

  下午4点,午睡醒来的王得成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新生活:“政府给我配了助听器,原来看电视光看人影,现在能听清声音啦!都是因为党和政府的照顾,才有了我的好日子啊!”

  帮扶责任人卢东磊不在现场,但挂在墙上的帮扶日记对他的行踪记录得一清二楚:5月19日,给王得成老人送来助听器,并教授老人如何充电;5月21日,送来灭蚊气雾剂,再次教授老人如何给助听器充电;6月10日,给老人送来新碗橱和衣橱,并在院子里安装围栏;6月15日,给老人送来蚊帐,并帮他支好……

  点滴暖意,汇聚成强大的暖流。在采访中,朴实的王得成老人一直满脸笑容,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