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走进东阿县牛角店镇黄起元村,在葡萄种植户尹彬的葡萄园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拿着剪刀、果篮,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葡萄。“今年葡萄行情还不错,价格比去年高。”看着一箱箱葡萄被装上客户的卡车,尹彬乐呵呵地说。
尹彬种植的葡萄品种是户太8号,也叫户太冰葡萄。“这种葡萄果质硬,手感比较瓷实,且味甜不酸,后味比较浓郁。”别看尹彬现在说起葡萄种植来头头是道,然而就在几年前,他还是个一心想跳出农门的“沪漂”青年。
“原来在上海的一家船厂里打工,虽说比较累,但挣得倒是不少。”尹彬告诉记者,从在外打工到回乡创业,想法的改变源于一次回乡探亲。“我的哥哥尹承荣是搞水果批发的。那年因为缺少人手,他让我去河北帮他收购葡萄。在河北户县,葡萄园可以说随处可见,依靠葡萄种植,家家户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尹彬说,这让他感到非常震撼,也让他产生了通过发展农业致富的想法。
返回上海后,经过反复思考,尹彬辞去工作,回到了家乡。
“当时黄起元的草莓可以说已小有名气,我父亲也种了一棚草莓。当时村里的种植户大都是老人,不懂技术,效益也不是太好。那时候,元旦前基本见不到草莓。”凭着年轻人的一股冲劲,2015年,尹彬承包了一座草莓棚,同时流转了1公顷土地,种起了露地葡萄。
“技术对种植来说很重要,懂不懂技术,直接影响水果的品质。”尹彬告诉记者,他边种边学,不断地琢磨怎样才能种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水果。
刚开始种植葡萄的时候,尹彬就在自己的葡萄园里埋上了滴灌系统,“葡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娇贵的,大水大肥很容易造成烂果。我种植的葡萄比较多,使用滴灌省时、省力、省水、省肥。”
“露地葡萄吃的‘天气饭’,倒春寒、高温,这些都需要一关一关地闯。工作量最大的是疏果,这个时期讲究的是速度,葡萄膨果期长得很快,到了后期就没办法进剪子了。还有就是施肥,后期不能上氮肥,会影响口感,钙肥要跟上,不然果就会比较软,会烂果。”尹彬介绍,种植葡萄还要注意套袋,其目的是防水防虫防菌防晒防鸟。
凭借新技术、新理念,尹彬的葡萄越来越有名,“今年是我的葡萄挂果的第4年,除了第一年我到处跑着推销外,这两年都是坐等商贩上门来收。”尹彬自豪地介绍,“现在,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乡村越来越需要有知识、懂技术、有新理念的年轻人创新创业。如今,我们村回村搞种植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带动了整个村庄种植业的发展。”
“发展农业必须吃得了苦,还得会动脑子。”尹彬笑着说。今年,尹彬又新建了5个草莓大棚,预计每个棚能收入10万元。
汗水浇开致富花。凭借着“脑力加毅力”,如今,尹彬,这个当年的“沪漂”青年,正在农村这个广阔舞台上追逐着自己的致富梦,演绎着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