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鲁西骨科医院外科接诊了一名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多发结石患者,医护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顺利为患者解除了病痛。
近一年来,患者李女士上腹部经常疼痛,她一直认为是胃病犯了,每次都是靠吃药缓解疼痛。前些天,李女士腹部突然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家人赶紧将她送到了鲁西骨科医院诊治。经B超检查,医生发现李女士患的是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多发结石。在山东庆松微创医生集团苗庆松院长指导下,鲁西骨科医院外科主任周广生为李女士施行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仅用时20多分钟,术中出血量仅30毫升。术后第二天,患者恢复良好,可以进水进食。
“剖开患者切除掉的胆囊,我们发现胆囊里满是‘泥沙状’结石,这样的胆囊已经丧失了正常功能,并且,这些细小的结石在体内游走,可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这种情况十分危急,很有可能导致病人急性感染性休克并危及生命。”周广生说。
据悉,泥沙样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发热与寒战,腹痛后常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饭后上腹饱胀或隐痛,平时有上腹不适及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多为持续性,并伴随着胆囊萎缩或膨胀,胆囊萎缩较严重的,可能不再出现症状,此时胆囊已经丧失功能。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除胆囊,将病变的胆囊和泥沙样胆囊结石一同切除。相对于传统手术需要开腹切除、创口大、恢复慢、感染风险大的特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创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还克服了传统手术后切口感染率高的临床难题。该技术目前成为了许多患者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