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8月13日,在康庄镇大万村幸福院,74岁的张景雨在演唱《大唐贵妃》选段“梨花颂”。
②8月13日,在康庄镇双圣养殖有限公司智能化肉鸡养殖车间,贫困群众崔道永在检查鸡舍。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如何改变农村面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上全面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近年来,临清市康庄镇全体党员干部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满意答卷。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康庄镇全面对标、精准施策、压紧责任,推动精准脱贫。如今,一幅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图景正徐徐铺展开来。
即时帮扶
因病致贫有“良药”
“感谢政府的真情帮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温暖。虽然身患疾病,但我有信心把日子好好过下去。”8月13日,康庄镇宁店村贫困群众孙海霞说。
孙海霞原本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四口之家,然而,去年7月份,一纸诊断证明打破了这个小家往日的平静:孙海霞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以前,我和丈夫靠走村串户收粮食挣钱供两个孩子上学,现在得了这个病,需要特别注意身体,这个活计也就放下了。”孙海霞说,为了方便照顾自己,丈夫去了村东头的牛场打工,所得收入除去一家四口的日常开支,所剩无几,难以支付孙海霞高昂的治疗费用。
在了解到孙海霞一家的情况后,去年10月份,康庄镇将她确定为即时帮扶对象,享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样的政策扶持。“现在看病报销比例能达到70%,报销完后,自己承担的那部分还能继续报销,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孙海霞说。
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2020年,临清市超前谋划,建立及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监测预警和动态识别,对可能致贫和返贫的困难群众及时进行帮扶。截至目前,临清市已将45名因灾致贫或因病致贫人口纳入即时帮扶范围,大大缓解了贫困户的生活压力。
新型养老
贫困老人“老有所乐”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在康庄镇大万村幸福院,七八名老人正在动情演唱。如今,13户老人在这里过上了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没想到自己年纪大了还能住上新房子,真是享了大福了。”提起现在的生活,78岁的贫困群众盛希梅笑得合不拢嘴,“家里的老房子顶棚坏了,一到下雨天就漏雨,我年纪大了,也没办法修。”今年5月份,在政府的帮助下,盛希梅加入到了这个和谐的“大家庭”。
记者发现,幸福院的房间面积虽然不大,却“五脏俱全”。民政部门为幸福院统一采购、配置了实木床、衣橱、桌椅、电暖气、油烟机、电磁炉、被褥等家具和生活用品,老人可以拎包入住。同时,幸福院内还配备了农家书屋、文化娱乐室等文化设施,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
去年,临清市政府投入1172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幸福院建设,并将康庄镇、金郝庄镇作为新型农村幸福院试点镇,在每个镇建设100套周转房。幸福院建设完工后,临清市优先安排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等生活困难老年人入住,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让老年人真正“养有所依、老有所乐”。
产业为媒
脱贫致富有门路
“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100多元,工作很轻松,每年还有项目分红,我很知足。”在康庄镇双圣养殖有限公司肉鸡养殖车间,正在检查鸡舍的贫困群众崔道永说,“车间采用了智能养殖系统,从喂饲料到打扫鸡舍,基本不用人工。”
要使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为了做大做强扶贫产业,确保脱贫攻坚取得长远实效,今年年初,康庄镇将出资745万元购买的土地以竞标的方式租赁给当地养殖大户双圣养殖有限公司,并每年以7%的比例收取项目分红。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00余万元,提供150余个工作岗位。”双圣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盛希忠告诉记者。
“现在项目分红每年能达到52万余元,差异化分配给全镇的贫困户,平均每人每年能增加上千元的收入。”康庄镇政府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