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切记“权为民赋”“利为民谋”,少念个人“生意经”、多算分内“责任账”,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只有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中去,才能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跑好新时代接力赛中自己这一棒。
是全身心投入、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还是“一心二用”当官发财两头占,检验着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今天通报的3起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典型问题,剖析的高唐县赵寨子镇经管站工作人员杨某某违纪案例,反映出仍然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一边领着国家发放的工资,一边拿着企业优厚的酬劳,在本职与兼职中穿梭,企图“权”“利”双收,妄想鱼与熊掌兼得,其结局必然是受到纪律的严惩。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教训,为那些意欲借“理财”名义圈钱的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原有对违规经商办企业行为的处分规定基础上,增写了对违规买卖股票、信托产品、基金等行为的处分规定。今年7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更是对公职人员违反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提出了明确禁止性要求。在正风肃纪反腐高压态势之下,为何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攥着手中的生意“不撒手”,整天想着搞点“副业”、挣点外快?根源在于他们宗旨意识淡薄,纪律和规矩意识缺失。他们贪欲膨胀,私心作祟,同时心存侥幸,以至于被欲望冲昏头脑,忘记了党纪国法,忘记了初心使命。他们的行为不仅败坏了风气,滋生了腐败,还给党和政府形象抹了黑,最终也使自己陷入违纪违法的境地。
一心干事是一种职业操守。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心中有责,敢于担当,把时间用在服务群众上,一心扑在事业中。当前深化改革、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党员干部必须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为民劳心劳力,哪来的空闲和余力去做生意、挣外快?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花在“干私活”上的时间多了,用在“做公家事”上的功夫自然就少了,时间和精力被严重分散,必然会耽误本职工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依然带病坚持工作;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在为阿里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而奔波。同焦裕禄、孔繁森一样,身边还有很多党员干部把职业当成了事业乃至生命来看待。“责任田”里有作为,一心一意干事业,是党员干部的天职、义务和本分。
摒弃私心杂念,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耐得住寂寞,牢牢守住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真正承担起为党工作、为民造福的重任,从而在新时代新征程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交出一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