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青春在基层绽放光彩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8-18 10:56:12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于寒暑假社会实践,有些大学生这样描述。今年暑假,朱老庄镇籍的15名大学生,却有着不同寻常的体验和感受。

  7月份以来,朱老庄镇党委、政府设置大学生暑假实践岗位,组织15名优秀大学生开展岗位实习,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暑期生活,又为日常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优中选优 吹响“集结号”

  “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工作很受影响,很多部门加班加点,办公楼上,经常有晚上9点还在加班的工作人员。”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镇长窦维林看在眼里,既感动又心疼。“得知很多大学生因疫情而无法返校,4月下旬,我们便尝试从贫困户中找大学生到镇上实习。”

  张志飞是草庙李村人,在潍坊科技学院读大三。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马上来到镇扶贫办帮着整理资料。“我父亲身有残疾,家里缺乏劳动力,这些年,多亏国家的帮扶政策,我家才好起来,我也得为家乡做点事儿。”

  “别看这些学生还没毕业,工作效率还挺高。”窦维林说。7月初,朱老庄镇发布“招才令”,招募暑假在家的大学生和即将应征入伍的优秀毕业生。“我们的这种做法,也是帮大学生与社会对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维度,提高他们的思想高度。”窦维林说。

  踊跃报名的大学生中,既有学习动画、媒体专业的,也有学习机械、化学、财会等专业的。朱老庄镇党委、政府从这些大学生中优中选优,打造了“微型人才库”。合理设岗 搭好“大舞台”

  8月7日下午3点,朱老庄镇扶贫办办公室内,大学生张志飞、杨华英正逐一将贫困户的信息扫描成像,创建电子档案。几天下来,贫困户的信息由“线下”纸质版变为“线上”电子版。

  党政办、党建办、扶贫办……朱老庄镇党委、政府科学研判,因人设岗,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坚持人才、岗位双向选择,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学会计专业的胥庆浩,就在统计部门、审计部门来回“流动”;学医学影像的刘树茂,被安排到镇统计站,负责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全景卫星定位图的制作。

  “像张志飞、杨华英他们,综合素质都挺高,整理文档、操作电脑……他们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镇扶贫办主任孟凡辉高兴地说,“这不,扶贫信息数据电子化多亏了他们。镇人社所的一个材料,两个大学生加班加点,一天就弄好了。”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既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能力的平台,又为基层工作增添了“青春范儿”。“这一阵儿,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磨炼了我的意志。”大学生杨华英说。汗洒家乡 干好精细活

  “这些大学生,对待工作很认真,并没有因为是实习就降低工作标准,他们录入数据时很严谨,对待群众服务热情,值得点赞。”镇党委组织委员、党建办主任张磊深有感触。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基层工作繁杂多样、日不暇给。这些大学生用朝气传播正能量,加班加点、任劳任怨,让机关干部对他们刮目相看,也唤醒了极少数懒散工作人员的热情与初心。

  前不久,学习动画专业的杨华英,剪辑制作了“我来讲党课”活动的视频。视频精美动人,让很多人以为是广告公司制作的。

  “没想到基层工作这么忙、这么累,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但是,一天下来,也挺有成就感。”大学生刘树茂说,“镇里也很照顾我们,为我们提供午餐和加班餐,领导经常对我们嘘寒问暖。”

  “新时代,潮大浪涌,广大青年就是立于潮头的‘后浪’,学历高、素质高的大学生,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的后备力量。”镇党委书记姚中福说,“力惟创新,才能走出新路。我们要放手干,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交出亮眼的朱老庄答卷。”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