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午,于集镇灵活就业人员联合基层工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于集镇的80余名农民工集中入会。这次大会,标志着聊城市首家灵活就业人员联合基层工会成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最大限度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使他们成为工人阶级坚定可靠的新生力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度假区创新“1+3”模式,以农民工集中入会行动为抓手,全力做好农民工入会、引导、服务、保障工作,推进“六稳”六保”工作落到实处。
创新模式,把农民工吸纳进来
度假区创新建会形式,组建灵活就业人员联合基层工会,最大限度地吸收从事不同行业,季节性打工和从事个体经营、开网店等灵活就业人员加入工会,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
“今年年初,我们实行了‘1+3’模式,推进乡镇工会实体化建设改革。”8月14日,度假区总工会主席赵合民说。
今年5月,这一创新举措已被列入全省工会改革向基层延伸试点项目。何为“1+3”模式?赵合民介绍,“1”是辖区每个镇(街道)高标准建好1个乡镇(街道)总工会。“3”是创新建立职工企业外单体入会模式,每个乡镇(街道)建好1个灵活就业人员联合基层工会,职工人数2000人以上的乡镇(街道)建好1个“会、站、家”一体化阵地,每个乡镇(街道)建好1支专兼职结合的工会干部队伍。
目前,度假区四个镇街都已成立了基层工会组织,仅于集镇就发展农民工会员1057人。
因地制宜,打造基层工会样板
5月12日,度假区根据省总工会批示,在市总工会的指导下,在于集镇建设灵活就业人员联合基层工会试点。
“我们选取了工会基础较好,灵活就业人员较多、行业服务多样性的于集镇作为高标准建设乡镇总工会‘会、站、家’一体化试点单位,明确试点任务、建会模式、工作人员、任务分工。”赵合民说。
度假区投资165万元对试点院落进行了提升改造,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站、爱心妈妈小屋、职工书画室、图书阅览室等,并购置健身器材50余套、办公家具100余套、电器30余台,打造了总建筑面积1412平方米的灵活就业人员“会、站、家”一体化服务阵地。
精准服务,农民工更有归属感
“有了工会,我们就有了娘家,就有了主心骨。”于集镇于集村村民于明伟在当天宣誓入会,他说,工会的成立,给农民工找到了温馨的“家”。
于明伟在于集镇经营着一家婚纱摄影工作室。他曾在工厂上班,遇到过工厂拖欠工资的情况。前不久,于集镇总工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了他店里,耐心地向他讲解工会组织具体服务措施。“农民工维权服务和免费技能培训触动了我,我决定加入工会。”于明伟说,他在享受权益的同时,也会更好地履行义务,为工会建设贡献力量。
度假区灵活就业人员联合基层工会的建立,为服务农民工提供了极大便利,使工会真正成为了农民工“遇到困难想得起、表达诉求找得到、解决问题靠得住”的农民工之家。
“下一步,度假区将牢固树立服务理念,聚焦作风建设,深化创新、破解难题,采取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乡镇工会实体化建设,依托法律援助服务站、灵活就业服务中心、职工子女寒暑假托管班等场所,进一步为乡镇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深入细致的服务,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让他们更有‘归属感’。”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广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