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是否符合教学进度”“如何保证课堂效率、教学质量”“如何有声有色地开展活动课”……为保证教学质量,高唐县赵寨子中学组织全校教师总结线上教学经验,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回归校园、爱上课堂。学校合理安排、教师全体参与、家校共同监督、学生自主学习,这是在学生回到学校后对线上教学的综合评价。
课堂精心设计制度落实高效
“省市县各级线上学习资源丰富,但教师不便于掌握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孩子们缺乏自制力,与家长关系紧张。问题虽多,但只要安排得当、执行到位,一定能把线上教学对孩子们学习的影响降到最低。”赵寨子中学校长康洪民说。特殊时期,该校采取了“线上学习+学科作业+教师跟踪+劳逸结合”这一特殊的应对方式。
学校根据学情,以学科组为单位,对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进行了“精心筛选”,有选择地把“营养价值高”的资源推荐给学生,确保了学生享用到的都是“适用且实用”的资源。为补充线上资源的不足,学校安排了各科教师布置有针对性的复习、练习和预习作业,通过班级微信群布置给学生。各级部制定了时间表和课程表,在家与在学校一样,保证学生有规律地学习与休息,培养学生的自律。
学科教师把班级微信群当成了“课堂”,除了布置作业外,还要查看、统计、督促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共性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点拨,并通过私信解答学生的个别问题。班主任则每天晚上做总结点评。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学生统一收看新闻联播,做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制作主题手抄报,在完成学业任务的基础上,学校倡导“一级部一方案”,强调学生劳逸结合,动静相宜。“学校制定的这份特殊的课程表,让孩子们安心的同时,也让家长们放心。”一位学生家长通过微信对老师说。
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共育
“想隔空成为学生的知己,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校教师通过班级网络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并结合学生平时表现为学生实行“私人定制”策略。学生做练习前先熟悉概念、记笔记要用心、有疑难点要主动提问……一时间,学生都有了来自教师的专属提醒。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学生心理问题得到了老师们的重视。
“面对疫情,学生情绪波动更大,尤其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导致孩子与家长产生矛盾,这时就需要正确地加以引导,解决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副校长侯关杰介绍。学校要求23个班级,利用腾讯课堂召开家长会和班会,倾听家长对于“停课不停学”的心声和建议,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困惑,同时,向家长公布心理咨询热线,有问题及时与学校联系。
为解决学生本身的恐慌焦虑等心理问题,体育健康老师徐士章鼓励学生通过锻炼身体来消除恐慌。语文老师张庆双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在‘战场上’消灭病毒的有科学家、医生、军人、清洁工……是他们给我们力量。同学们应以他们为榜样,只有现在锻炼好身体和学好知识,才能换来祖国明天的强大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