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村民的事儿,件件都是大事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8-24 15:04:45

  初秋时节,硕果盈枝。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脱贫攻坚一线记者行”融媒体采访小组走进度假区朱老庄镇姜赵村采访。

  沿着赵王河一路南行约2公里,记者在一丁字路口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幸福大道”四个大字。

  这条路是通向姜赵村唯一的主干道,修好这条路,是姜赵村祖祖辈辈的心愿。在姜赵村村民心目中,这不仅是一条便捷之路,更是一条致富奔小康的幸福路。

  走自己的道路,村民腰杆直了

  姜赵村是个人口不足500人的小村,它北边紧挨辛十李村,南边是红庙村。

  2018年以前,姜赵村没有一条与外界相连的主干路。不管村民外出,还是外人进入,都得绕道辛十李村,过大街、穿胡同才能抵达该村。不知情者,很容易将姜赵村看作是辛十李村的一部分。

  2018年5月,姜赵村终于开辟出一条村西至赵王河的大道,这条路结束了姜赵村没有主干路的历史,但它并不完美。

  直到2019年6月,聊城市政府办公室选派到姜赵村担任“双联共建”第一书记的孟凡锋到任后,这一局面才得到改变。

  经过调查走访,孟凡锋了解到,村西至赵王河的主干道硬化工程、“户户通”工程、“机井通电”工程是姜赵村村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件事。

  “村民的事儿,件件都是大事。群众期盼的就是我首先要办的。”孟凡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

  去年7月,他和村“两委”共同组织党员群众,与施工方一起对村西至赵王河的路面进行硬化,5米宽的水泥大道直通村内中心大街,并且安装了新路灯,切实解决了村民出门难的问题。他们将这条主干道命名为“幸福大道”。

  “据村里的老人讲,姜赵村已建村四五百年,因为村里一直没有大通道,村民不得不从外村借道出行。开大车通行时,难免要看人家的脸色。”孟凡锋说,自从修好了自己村的大道,姜赵村人多年的“心结”被打开了,出行时腰杆也挺直了。

  带头垫付资金,为村民解难题

  为了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的愿望,今年3月份,姜赵村启动了“户户通”工程——在胡同内铺砖硬化路面。

  由于村里没有资金,前期运作十分困难。面对这个难题,孟凡锋及时召开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大会,在会上决定,启动资金先由村干部及党员垫付。

  孟凡锋率先垫付了10000元。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成员、党员共垫付60000元启动资金。

  “在‘户户通’施工过程中,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家都不计报酬,运砖、砌砖……一周时间就完成了胡同硬化任务。”孟凡锋感慨地说,工程进展顺利程度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想。

  姜赵村村民的另一大烦心事是机井的通电问题。该村有30眼机井,但关键时刻一些机井总是“卡壳”,影响全村的灌溉进度。

  “机井的配套电线较细、损坏严重以及配变容量小等因素,导致在灌溉高峰期机井的线路跳闸现象频发。”孟凡锋说,村民希望尽快实施“机井通电”工程。

  根据国家惠民政策,孟凡锋积极争取资金并协调电力部门,最终为姜赵村新添了两台变压器,更换了一台新变压器。“机井通电”工程,为姜赵村完成脱贫攻坚战任务,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为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孟凡锋驻村期间每周都要走访慰问贫困户,为贫困户解决难题。他带头帮助贫困户更换玻璃、修缮房屋。他与村“两委”成员密切配合,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村庄发展注入新活力。

  道路畅通了,环境变美了,村民心里舒坦了。而今,姜赵村人在幸福的大道上,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小康进发!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