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韩路村果农在梨园内采摘香梨。
8月21日,走进冠县兰沃乡韩路村,诱人的梨香扑鼻而来。
当前,正值香梨上市的时节,在韩路村北侧的中华第一梨园内,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香梨,前来梨园采摘、休闲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汇成一幅清新秀美的田园风景图。“每当有人问我,咱韩路村富起来的‘法宝’是什么,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就是咱们润昌农商银行啊!”韩路村党支部书记冯俊奎告诉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咱们韩路村村民富起来、产业旺起来都离不开润昌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
瞄准地方特色产业,带活一方经济;提升信贷服务水平,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家门口”的银行……润昌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地方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当好产业振兴的“金融服务员”,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让许多像韩路村一样的村庄产业兴、环境美、人气旺、村民富。
聚焦地方特色激活产业“造血功能”
韩路村的梨口感甘甜,远近闻名。回首梨产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从“酸涩”到“甘甜”,冯俊奎的感受最真切:“这些年来,我们一步步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润昌农商银行始终支持着我们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自2001年当选韩路村党支部书记起,冯俊奎便开始带领村民们发展壮大黄金梨种植产业。在他的带领下,韩路村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了新的品种,所产的梨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打入了国际市场,种植效益提高了5倍以上。村里还打造了以梨文化为主题,集观光、民俗、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型民俗旅游景区——中华第一梨园。
为支持韩路村梨产业的发展,润昌农商银行科学分析地方发展的需求和特点,全面摸清韩路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包含信贷支持、普惠服务、金融知识宣传等内容的综合服务方案,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力。
张国华便是受益于润昌农商银行金融支持的韩路村村民之一。“我不仅自己种植梨树,还承包了几个冷库,周转资金需求比较大,多亏了咱们润昌农商银行给我办理了30万元的授信,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张国华告诉记者,“要说这资金的重要性,相信今年大家都深有体会。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果款回款都比较慢,对正常经营造成了很大影响,制约了资金的投入。还好,有润昌农商银行为我们办理的授信,我们能够随借随还,不用担忧因资金周转不开造成经营困难的情况。”
优化信贷服务发挥金融“撬动效应”
“您来我这个冷库感受一下吧!”张国华带着记者走进他的冷库。只见这里分成了上下两层,两名工人穿着厚厚的衣服,正将一箱箱的水果摆放整齐——偌大的冷库里已经放满了水果。
“您瞧,这边就是我们出口海外的梨。虽说海外现在疫情形势还比较紧张,但是咱们的订单没受什么影响,价格比去年还提高了一些呢。”张国华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今年,受疫情影响,和张国华一样,许多韩路村果农都遇到了回款延迟的情况,资金周转压力比较大。润昌农商银行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随即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果农的经营现状及融资需求,为果农送上了资金“及时雨”,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继续走好自己的创业致富之路。
如何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开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路子?润昌农商银行聚焦辖区内特色产业,持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信贷投入,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倾斜,通过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致富能手等,撬动农村发展活力,带动村民走上全面小康之路。韩路村村民徐书海也得到了润昌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咱们润昌农商银行给我授信20万元,随借随还、循环使用,非常方便。”如今,徐书海不仅水果种植发展得很好,还做起了农资销售的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践行普惠金融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这是我今天卖梨收来的一些现金,赶紧来存到卡里,又安全又方便。”在润昌农商银行设在韩路村的便民服务点内,徐书海和不少村民正在排队,准备将一天的收入存到自己的账户里。接地气的“家门口”金融服务,让韩路村村民享受到了润昌农商银行普惠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
做好普惠金融服务,是农商银行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润昌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发展普惠金融,充分发挥县域支农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金融服务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大力布放各类自助设备,方便客户办理业务,让村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不仅如此,该行还积极搭建便民服务网络,加大智e通、智e行、聚合支付等线上金融产品宣传推广力度,优化服务功能,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服务质效,为城乡居民支付结算提供便利。徐书海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我们不用出村就能存款,还能在手机上自助放款、自助还款,真是太方便太贴心了。”
普惠金融服务,拉近了润昌农商银行与农村群众的距离。如今,在冠县农村活跃着一支支来自润昌农商银行的“好邻居·红马甲”服务队。服务队队员身穿“红马甲”,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走街串巷为群众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并自觉接受百姓监督。他们为广大群众集中发放社保卡,推广普及社保卡知识,积极宣传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风险知识,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努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为当地老百姓送上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