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李海务街道杨于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广朋像往常一样,到贫困户付东月家走访。付东月患有脑梗死,和妻子一起生活。每次来到付东月家里,李广朋就忙着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去年还给他家换上了新纱窗,改建了厕所。“村支书和帮扶干部几乎每天都到我家来,帮我解决了不少难题,我心里非常感动。”付东月的妻子说。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李海务街道各村帮扶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访贫问苦,为贫困户排忧解难,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处处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杨于村共有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低保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村“两委”成员及村里的党员两人一组包一户,每周最少入户两次,逐户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倾听贫困户诉求,研究帮扶计划。
曾宪武是杨于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曾患脑出血。他的儿子已去世,他和老伴带着两个孙子一起生活。看到曾宪武生活得这么不容易,李广朋总是为曾宪武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李广朋就为他们申请了助学金,孩子上学基本不用再花家里的钱了。
“贫困户不容易,我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李广朋说,“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有责任将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身边,坚定他们脱贫的信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前韩村是李海务街道最小的一个自然村,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村里没有稳定的领导班子,也没有集体收入,大部分村民有“等、靠、要”思想。
“村里常驻村民有40户左右,很多家有人都当过村党支部书记。”说起之前的情况,周店社区主任、前韩村党支部书记谭相攀苦笑着说。
2019年7月,谭相攀接任前韩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以后,谭相攀主动梳理矛盾问题,抓班子、带队伍,回应群众诉求,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通过一年的努力,前韩村建立起一支为民服务的强大队伍,村里的各项工作也逐渐走上正轨,改变了过去一盘散沙的局面。
为解决贫困户家中脏、乱、差的问题,前韩村“两委”成员对贫困户家的房屋、院落、门窗、室内墙壁、家具等进行改造提升,合理安排卧室、客厅、厨房、餐厅、杂物间等的功能分区,让贫困户家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村里2016年建成的光伏发电站产生了经济效益,村集体收入每年能增加3万元。我们还设置了公益岗,设立巡逻员、卫生管理员、消毒员等岗位,吸纳贫困户灵活就业。”村党支部书记培养对象韩长杰说。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李海务街道各村帮扶干部和村“两委”成员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村领导班子建设,积极落实帮扶措施。他们当好贫困户的坚强后盾,用真心、真情为贫困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