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真干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0-13 11:40:36

  冠县崇文街道是全县18个乡镇(街道)中唯一一个扶贫插花乡镇,与其他17个乡镇(街道)相比,这里的扶贫既没有上级的帮扶项目和扶持资金,也没有各级下派的第一书记。

  在缺少外援的情况下,如今,全街道488户贫困户已摆脱贫困。街道扶贫办主任沙德顺说,这给人以鼓舞,真干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定向培训提高致富能力

  “武训广场,芭比公主15个、小兔子10个……”10月10日周六晚上10点,马宋店村贫困户马明虎还在翻着微信统计订单信息。他周围摆满了自己制作的动漫人物和小动物石膏模型,明天这些模型会出现在城区各个广场的摊点上,孩子们在上面涂抹好五颜六色的油彩,把它们变成一件件精美的手工工艺品。

  马明虎早年在工地上摔伤,造成下肢残疾,一直在家待业。2019年,他参加了街道组织的培训班,学习制作石膏模型,小伙子心灵手巧,一学就会,加上帮扶干部协助推销,很快就干出了名气。这种定向培训班,崇文街道扶贫办每年都会组织,几年来,帮助33名贫困户掌握了编垫子、糊盒子等技术,在家里就能干活挣钱,还有28名贫困人员通过培训走上了街道提供的公益岗。

  化解症结激发创业热情

  唐寺村贫困户孙佃勤的妻子长年卧病在床,家庭因病致贫。在和帮扶干部聊天时,这个40多岁的汉子羞愧地说:“我也不想拖累政府,也想自己干点事脱贫致富,但是现在干啥都得有投入,我家这种情况,谁敢借给我钱啊?”帮扶干部了解到,孙佃勤确实有果树种植技术,人品也很好,当即决定为他申请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政府提供担保,贴补利息。拿到钱的那一天,孙佃勤像久旱的麦苗盼来一场及时雨,整个人有了精气神儿,当年就在村西租了几亩地建起两个油桃大棚,第二年又建了一个葡萄大棚,实现了稳定脱贫。

  沙德顺说:“很多贫困家庭就像是一艘搁浅的小船,拖住他们的很可能只是几棵水草、一块礁石,只要找准了症结,排除了阻力,搁浅的小船很快就能扬帆起航。”为此,崇文街道组织5名业务能力强的同志为扶贫专员,划片包村,收集整理扶贫工作中的“疑难杂症”,定期组织“会诊”。殷芦村贫困户殷光为由于接送孩子上下学,没法打工挣钱,扶贫办帮他协调,让孩子到务工企业附近上学;李芦村的贾香玲没文化,扶贫办帮她在润昌木业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几年来,52名贫困户获得了新岗位。

  众人拾柴形成扶贫合力

  在崇文街道的贫困户中,有312户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这些老人的脱贫路径,主要是靠政府兜底,低保、五保、残疾补贴、医疗保障,该享受的政策全部落实到位。2020年,崇文街道又拿出50余万元财政资金,对部分贫困户的房屋、院墙、大门、厕所等进行了修缮。

  崇文街道一直非常注重发动、引导社会公益力量参与扶贫工作,营造舆论氛围,提供扶持政策,形成了企业竞相参与的可喜局面。近3年来,雅捷客运公司、山东工农电子商务公司、山东国强塑料厂等企业结对帮扶100余户贫困户,提供扶持资金90多万元。节假日,雅捷客运公司经理李鹏等企业家多次向一些特困户捐钱捐物。正是这些社会公益力量的加入,使崇文街道的扶贫工作实现了技术培训带、结对帮扶拉、兜底政策保、公益力量推的帮扶格局,确保没有一人掉队。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