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干部经常上门给我打扫卫生,送来生活用品,还帮我搞庭院种植,我也试着种了一些花和菜,加上土地流转费用、项目分红等,一年能有4000多元钱,日子越过越好了!”9月29日,湖西街道翟楼村贫困户袁宝成高兴地说。
走进袁宝成的家中,无论是屋里还是屋外都收拾得井井有条。袁宝成身体不好,孩子常年在外打工,他长期独自居住。帮扶人员几乎每天上门帮助老人收拾家务、平整院落,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将温暖真正带到老人心里。
近年来,湖西街道坚持把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街道广大扶贫干部与困难群众一道,积极发展富民产业,拓宽脱贫致富路,带领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叩开幸福之门。
因地制宜铺就幸福路
9月29日,走进翟楼村贫困户郑平增家,崭新的院墙映入眼帘,院里用新砖铺就了一条道路,还开辟了一处小菜园,杏树、枣树、银杏树枝繁叶茂,点缀其间。“平增身体不好,家里就他自己,之前的生活很是困难。”翟楼村党支部书记郑永秀说。
湖西街道帮扶人员上门后,将郑平增家原本残缺不全的土院墙全部修葺成崭新的砖墙,又给郑平增免费提供了萝卜和白菜种子,和村“两委”成员将原来的四间土房全部翻新为砖房,配备了洗衣机、立柜、桌椅等各类电器及家具。“我现在有低保金、养老金以及各种补贴,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和扶贫项目分红,一年能有7700多元。”郑平增说,他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在翟楼村西头的扶贫大棚里,湖西街道扶贫办工作人员李娟看着自己种植的花生、茄子等农作物,十分高兴。“去年,湖西街道党员干部以个人的名义承包了翟楼村10亩集体土地,每人每年300元,可以种植任何农作物,获得的收益再给村里的贫困户分红。”李娟说,她和同事都在这里承包了土地,自己种菜,在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还能给贫困户带来增收。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湖西街道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聚焦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累计投资200余万元,修缮改造24户,完成117户贫困户住房核验,为33户贫困户铺设庭院小道,发展庭院经济572平方米,切实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智志双扶打好“组合拳”在位于古城区西街的端慕糕点店,逯立兰正在忙着打包糕点。逯立兰是姚屯村的贫困户,她既要抚养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又要赡养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的母亲,工作难找,生活很是拮据。
湖西街道扶贫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帮助逯立兰修缮了危房,又给她介绍了一份制作沙发坐垫的工作,让她能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人。今年疫情防控期间,逯立兰的工作受到影响,帮扶人员介绍她到区级非遗项目魏氏柳编工作室做手工编织,还给她找了一份在区级非遗项目端慕糕点店的工作。
有了两份收入,逯立兰很开心:“我在糕点店每天只工作6个小时,其他工作在家就能做,工作顾家两不误,过好日子的信心更足了。”
目前,通过安置就业、项目分红等方式,湖西街道117户贫困户人均收入全部达到4500元稳定脱贫标准。此外,湖西街道还对辖区内所有符合办理低保、五保政策的79人全部实现政策兜底,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长期吃药符合慢性病条件的36人全部办理慢性病证,切实减轻贫困户用药负担;对所有住院治疗的贫困户全部实现“一站式”结算办理,让贫困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一组组数据和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折射出湖西街道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效,凝聚了广大干群奋勇拼搏的汗水,彰显了湖西街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决心。
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湖西街道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意志,全力以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