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茌平三中一名学生正在学校“心灵驿站”进行心理咨询。
“寻一湾清水,停靠命运的小舟;寻一处驿站,休憩疲惫的心灵。”这是茌平三中对学校“心灵驿站”的定位与解读。
茌平三中心语工作室——“心灵驿站”于9月正式对全校师生免费开放。心语工作室设有个体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团体活动室、宣泄解压室等多个活动室,针对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开展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努力为孩子们打造心灵的港湾,让同学们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今天的太阳真好啊!”
对成绩的担忧,对排名的担心,以及对父母、亲人的思念,都可能给高中学生带来压力。
“孩子们正值青春期,他们自我意识高涨,也极为敏感。”茌平三中校长崔桂娟说。心语工作室创建以来,崔桂娟带领着学校心理教师团队,为全校孩子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而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也见证了不少孩子的成长。
“多亏了校长和老师们的帮助,让我重拾了信心。”小刚(化名)是学校高二年级的一名学生,他对前不久的那次心理咨询体验仍印象深刻。
因跟不上学习进度,又不习惯住校生活,开学后不久,小刚出现了抑郁情绪,甚至时常在校门口独自徘徊,不愿同人交谈。随后,崔校长找到小刚,并带他来到心语工作室。近两个小时的交流中,崔桂娟一边舒缓小刚的焦虑心情,一边为其提供学习指导。再跨出心语工作室大门时,小刚已是有说有笑,全无之前的失落模样。
如今,位于茌平三中报告厅南门三楼的心语工作室,已是不少该校学生的“压力宣泄所”和“心灵休息站”。“今天的太阳真好啊!”这是学校一位女生在走出心语工作室时说的一句话,或许,也说出了学校无数学生的心声。
你若倾心,我必倾听
干净的桌椅,洁净的地板,几扇窗户朝阳,既通透又敞亮,还有悠扬舒缓的音乐,让人一进入房间便放松了许多。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安心、更舒心的心理咨询服务,我们将三楼的几间教室改造为了心理咨询室,最大限度地为孩子们提供便利。”学校教师、心理咨询老师田波介绍。
目前,该校正逐步完善心语工作室心理辅导内容、心理辅导教师岗位职责、日常管理等规章制度,组建心理教师团队,由学校任课教师兼任心理教师,轮流为孩子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心语工作室实行预约制度,孩子们先预约填表,再接受心理辅导,最终选择结束咨询或者续约。”田波说。在崔桂娟的带领下,学校已组建起近20人的心理教师团队。老师们从周一至周五,从上午至下午,为孩子们提供着不间断的咨询服务。
“心语工作室‘开张’后,帮助不少孩子解决了心理问题。现在,校园里孩子们的笑脸多了。”学校政教处主任、心理辅导老师杜辉笑着说,“开始时,同学们都不太好意思来,现在,大家都排着队来,有的老师还得提前预约才能排得上号。”
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我想让孩子们知道,老师愿意认真倾听你的苦楚与不安,也愿意陪你走过这段青葱岁月。”这是崔桂娟从教多年来的深刻感受,也是她建立心语工作室的初衷。
自9月投入使用以来,心语工作室仍处于建设与完善之中。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不少有着不安与焦虑等郁结的孩子,愿意走入心语工作室的大门,向老师倾诉他们的忧愁,与心理咨询师们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在这一方小小天地中汲取力量,向着光明的未来继续前进。
“目前,宣泄解压室的设备已全部到位,三楼的另外几间教室也在改建过程中。”杜辉介绍,“未来,我们也将定期组织青少年心理健康培训,逐步组建专业化的心理教师队伍,继续为学生茁壮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