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就要在学生面前提示出一些新东西,使其产生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有了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一、运用谜语导入法,使数学更有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就要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如:学习《植树问题》这节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间隔、间距词语意思,及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三种情况,我让学生猜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叶来不开花,能写会算又会画,只能干活不说话。”学生通过谜底“手”解决了以上问题,还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从惊奇开始,使数学更有趣。
思维和疑问从惊奇开始,有了惊奇才有探索的动力。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知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各种不同的三角形纸片,并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标在图上。上课伊始,让同学们“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我就能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每次提问我都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同学们都惊奇了,疑问由此产生。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好奇,能不喜欢数学吗?
三、利用拟人化,使数学知识更有趣。
孩子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因此,我也模仿动画片里人物的口吻上课。如:学了小数性质后,我用拟人的口吻讲述对“0”的感受:“往日的0多么神气!多么骄傲!你往其他自然数后面一站,这个数就因你而扩大,站一个扩大10倍,站两个扩大100倍,站三个扩大1000倍…这使你很威风。而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哈哈,原来人们并不太理会小数末尾的你,有你没你都不改变数的大小,你的存在无足轻重。0啊,你该有自知之明,谦虚谨慎才是美德。”就这样,枯燥无味的“小数性质”在同学们的心中变得有滋有味,学起来兴趣盎然。(作者单位:阳谷县大布乡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