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脱贫攻坚“阳谷样本”这样打造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0-14 14:07:14

  作为全省20个重点扶贫县之一,阳谷县最早建档立卡的9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全县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近年来,阳谷县大胆探索创新扶贫帮扶机制,把脱贫攻坚重点放在发展项目、激发内生动力、构建长效机制上,建立村级扶贫专职干部队伍,实行长期服药人群补贴制度,重点发展扶贫产业,全力打造阳谷脱贫攻坚“新样本”。

  找准“操心人”,配强扶贫专职队伍

  10月2日一大早,侨润街道谷北社区扶贫专职訾敬平来到贫困户辛贺坤家中,“大叔,早晨吃药了吗,大婶怎么没在家?”“刚吃过,你婶子去买菜了。你这么忙,就不用天天来了,我们现在好多了。”“您坐着就行,我把地拖一下。”訾敬平走到卫生间,拿起拖把,把每个房间仔细地拖了一遍。訾敬平是阳谷县875名村级扶贫专职中的一员。875名村级扶贫专职,用自己的热心和爱心架起了党委政府与贫困群众之间的桥梁。

  阳谷县扶贫办主任董信光介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阳谷县实施了百千帮扶活动,县、乡、村广大党员干部与贫困户进行结对,实现了贫困户与帮扶责任人100%全覆盖。但在帮扶过程中,帮扶责任人在承担本单位繁重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全力做好扶贫工作,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村党支部书记同样如此,难以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扶贫工作中。“阳谷县多方谋划、创新思路,考虑到每个行政村都配有计生专职主任,而目前随着国家计生政策的调整,他们的工作量大幅减少,这部分人责任心强,工作方法多,对村里群众的情况较为熟悉。”董信光说,2018年初,经阳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县里决定在原来的村计生专职主任中选择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村级扶贫专职。

  2018年3月,阳谷县在聊城率先建立村级扶贫专职队伍,全县875名村级扶贫专职全部明确到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扶贫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整理、填写扶贫手册、政策落实、协调沟通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确保了每一个贫困人员不被落下。

  “我从1994年开始做计生专职工作,了解村里每位贫困群众的情况,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扶贫干部的帮扶,他们达到了脱贫标准。作为基层扶贫工作人员,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每一位贫困群众都能早日脱贫,现在他们脱贫了,我也就心安了。”訾敬平平静的话语,体现了基层扶贫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交付“定心丸”,建立贫困户药费补贴制度

  从2019年初起,为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减轻贫困人口长期服药支出负担,阳谷县建立了对长期服药的贫困人员给予一定药费补贴的制度。他们根据每位贫困人员用药负担轻重,分类给予每月30元至100元的补助,减轻贫困户用药负担,防止发生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我们侨润街道由社区服务中心骨干大夫、家庭医生、村医组成调查小组,到每一户贫困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具体服药情况,然后进行公示,并根据每户每人的情况发放补贴,确保这部分人不会因病返贫。”侨润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建伯告诉记者。经调查统计,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长期服药人员5175人。县扶贫办和县卫健局组织乡镇扶贫办、乡镇卫生院人员,对全县长期服药又未纳入居民医保慢性病管理的贫困人员进行了逐户调查,对他们长期服药情况进行了核定。

  “这一制度的实施在全省来说是一项创新,通过对这一部分人群进行补贴,切实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也有利于他们及时用药,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加重家庭负担。”董信光说,2019年全县享受长期服药补贴总人数为4806人,补贴资金总计241.824万元,平均每人每年享受补贴503元,最高每人每年可享受药费补贴1200元。阳谷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董经成告诉记者说,为严格落实好贫困患者看病就医的“两免两减半”和“先诊疗后结算”政策,阳谷县定点医院对门诊和住院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升级,当贫困患者就诊时自动识别贫困患者信息,按政策自动减免相关费用、自动拦截收缴押金。

  侨润街道谷山社区76岁的贫困户崔秀明老两口常年吃药,过去两人每月药费要花1200多元,自从享受药费补贴以后,每月药费仅花300多元。“生病吃药有补贴,平时街道和社区的干部经常来家里看望我们,过年过节还给我们送东西,这真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关心帮助我们的好干部。”崔秀明老人满意地对记者说。今年以来,阳谷县继续对农村长期服药贫困人口进行补贴,进一步减轻贫困慢性病患者的用药负担。

  注入“强心剂”,增强产业扶贫后劲

  9月28日,在阳谷县顺达纺织公司智能化生产基地的生产车间内,一对聋哑夫妻熟练地包装着筒子纱。阳谷县顺达纺织公司是“山东省扶贫龙头企业”,在“万企帮万村”扶贫活动中,先后吸纳了3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30多岁的赵如亮就是其中的之一。

  赵如亮一家3口均为残疾人,之前没有固定收入,被明确为侨润街道的精准扶贫户。2017年初,顺达纺织公司对赵如亮夫妻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给他们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公司为我们缴纳了医疗和养老保险,还给我们安排了夫妻房。”赵如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夫妻俩每月总收入6000余元,实现了彻底脱贫。经济宽裕后,赵如亮在医院花费5万元为女儿植入了人工耳蜗,女儿基本恢复了听力,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阳谷元龙畜禽养殖有限公司是2019年新建扶贫项目,现已建成投入运营,今年8月份购进鸡苗70万只。“在按规定缴纳扶贫项目收益资金的同时,我们公司优先雇用贫困群众来企业工作,让他们在享受扶贫收益分红的基础上,还能挣一份工资。”公司总经理王玉印说。

  阳谷县以扶贫产业项目建设为切入点,3年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45亿元、实施种植养殖、厂房租赁、农村电商等175个扶贫产业项目,2019年全年分配扶贫项目收益645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354元。

  今年,阳谷县通过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等带动群众增收,投入资金4114万元,推动西湖镇肉鸡宰杀、阎楼镇海顿葡萄生态产业园、金斗营镇高标准养猪场等5个项目建设,预计可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每年缴纳300余万元项目收益,用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直接帮助贫困户增收。

  “阳谷县把脱贫攻坚重点放在发展项目、激发内生动力、构建长效机制上,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阳谷县委书记陈波说。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