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是孩子的天性。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用游戏点亮孩子的生命,方能更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10月12日上午,开发区蒋官屯街道中心幼儿园内热闹非凡,聊城市教体局及开发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聊城市各县市区幼儿园园长及业务园长、业务主任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观摩该园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在交流与切磋中推进聊城幼儿自主游戏的发展。
创设游戏环境 投放生态材料
挖河道、堆沙堡、搭沙桥、研究干沙湿沙、开展情景游戏……当天,蒋官屯街道中心幼儿园大三班的孩子们穿梭在沙水区,玩得不亦乐乎。
“在沙水区,我们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投放了低结构材料及设备,比如大型的木质玩沙设备、轮胎山以及小型攀爬架,沙水工具、沙滩玩具等供幼儿选择,逐步提高幼儿的物理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本次观摩会解说员、蒋官屯街道中心幼儿园教师高岩伟说。
操场西侧的戏水玩泥区,简单的胶泥在孩子们手中发挥了淋漓尽致的作用,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
“戏水玩泥区是集玩泥、戏水、种植、观赏、探索于一体的,这一区域的水都是可以循环的,水车那边的水闸一开,整个区域里的水就活起来了。”高岩伟介绍,“这样既避免了与沙水区游戏经验产出的部分重复性,又保证了玩泥区的发展目标,还拓展了幼儿探索水中生物的新内容。”
在观摩中,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颇丰。“游戏环境划分多元,游戏材料投放丰富,孩子们成为了游戏的真正主人,这将是我们幼儿园在自主游戏推行中的方向性引领。”东昌府区实验幼儿园副园长齐真真说。
游戏生成课程 课程引领游戏
“我有特权,要马上赶到消防大队。”在骑行区,一名大二班的小朋友因骑车时压线、闯红灯,被路口的小交警拦下,在场的观摩人员都被这个场景吸引了过来。
高岩伟给观摩人员展示了幼儿在骑行区开展自主游戏的思维导图,“我们引导幼儿针对‘被小交警三次黄牌罚下,不能再骑小车了怎么办?’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孩子们各抒己见,最让老师感到吃惊的是一个小朋友提出来去驾校重新学习交通规则,于是我们在骑行游戏中又增加了新的游戏环节――‘学驾照’。渐渐地,违反交通规则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
蒋官屯街道中心幼儿园一直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教师与幼儿在主题游戏中的亲身体验、努力的过程,以及产出的经验,日积月累,形成了自主游戏课程。
“骑行游戏课程所涉及到的交通规则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鉴于它的社会性,孩子是在一定规则下进行的自主游戏。”该园园长高沛国说。
观摩结束之际,聊城市教体局总督学郝晓萍说:“我们会大力推广自主游戏活动的实践经验,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提高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