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刚过,天空湛蓝而高远。虽然秋收刚过,大家忙着秋种,然而,走进莘县莘州街道各村庄,却不见昔日农忙时的“脏乱差”,眼前的街道干净整洁,美不胜收。村庄旧貌换新颜,是莘州街道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家门口没了“脏乱差”“前几年俺村里环境‘脏乱差’,随处都有垃圾死角。现在路都修到了家门口,出门就有垃圾桶,喇叭也天天在喊爱护环境,村里天天有人打扫卫生。现在谁再往地上扔个塑料袋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莘州街道刘庄村村民刘东军说起这两年村居环境的变化很有感触。
5年前的刘庄村,由于位置偏远,村庄环境“脏乱差”,道路坑洼泥泞,柴堆麦垛、建筑垃圾随意堆放,街道两旁都是粪堆,蚊蝇飞舞。“差距摆在眼前,上级不满意,群众有意见。”村委会主任刘贵明说。
“自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来,俺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通了,环境美了,人也变得精神了。”如今走在街道上,看似不起眼的农家庭院、闲置地,被村民种上了应季蔬菜,种植区和生活区也被栅栏隔开,种植的蔬菜不仅可以满足自家生活需要,也美化了环境。
微信群里晒“自拍”
“看看图片,这是谁择的韭菜叶子没收拾?赶紧收拾了吧。”10月12日,在刘庄村微信群里,大家收到一张满地韭菜残叶的图片和这句“喊话”。如今,村民人人都是监督员,都有话语权,爱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大增。”刘贵明告诉记者。
莘州街道各村级班子利用“村居微信群”实时上传人居环境整治现场图片,鼓励群众实时上传垃圾清理动态,积极动员党员带头,引导村民主动清洁房前屋后,维护公共卫生。同时,充分利用“村村响”、墙体标语等方式,宣传生活垃圾治理要求、垃圾分类等,营造了农村垃圾治理良好氛围。村民踊跃参与“清洁村庄”“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找差距赶超忙
“闭门想破脑子不如开门取经。”刘贵明说,“街道办事处组织我们村干部去外地先进村庄学习,看到他们村内环境好,也没有草堆、砖堆、柴火堆,道路很干净,我们知道了差距有多大。取了经,有了方法,我们也有了赶超的信心。”
莘州街道根据外地经验,构建了“县级统筹、环卫所指导、社区村庄负责”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体系,形成了“街道运输、县级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莘州街道加大环卫管理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引导群众开展庭院改造,实现了“显新村、见新貌、换新颜”的目标,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