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高新区 “文明积分”引领文明风尚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0-28 15:45:56

  高新区韩集镇前姜村村民郝秀秀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优秀学员,前几天,她还被评为村里的“五星级美丽庭院户”,通过积分兑换,领取了洗衣液、垃圾桶等生活用品。最近,她婆婆逢人便夸:“现在的政策真好,我儿媳妇成了模范,我也很开心。”这是高新区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综合整治积分兑换活动的一个缩影。

  “把家里收拾干净,自己受益,还可以兑换生活用品。”许营镇李楼村村民索桂荣告诉记者,大家都实打实地感受到了积分兑换活动带来的实惠,积分兑换活动实施以来,村里乱扔垃圾的少了,愿意做好人好事的多了。

  今年以来,高新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出台《高新区乡村文明行动综合整治积分兑换实施方案》,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综合整治积分兑换活动,创新运行机制,激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根据实施方案,各镇街出台积分细则,将环境卫生、文明评选、学习强国等内容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兑换范围,积分量化到人到户。各乡镇驻村干部入户了解群众意愿,收集村民意见,并及时公示。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文明积分管理办法,对参与文明积分兑换活动的村民,各村做好基本信息登记,发放《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卡》,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积分兑换活动合理定分、精准计分,积分对象全参与,积分过程全公开,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活动已在全区110个村顺利开展。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制度化常态化工作中,高新区完善组织架构,健全运行机制,采取“1+6”和“4+N”层次模式,“1+6”就是1个区级文明实践中心带动6个文明实践基地:区级文明实践中心设在高新区管委会,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基地、道德教育实践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统文化及群众文化实践基地、农业科技实践基地、高新技术及新旧动能转换实践基地。“4+N”就是4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分中心带动N个村级文明实践所。

  文明实践活动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高新区主要依托红色挎包队,充分发挥好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要求每名志愿者每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长不少于25个小时。通过志愿服务平台,高新区统一发布志愿服务项目,鼓励辖区内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派驻律师、“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等热心群众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并对志愿服务队伍进行全面整合。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高新区开展七大特色志愿服务活动——“1411”工程,即1项理论宣传、4项民生服务、1项文化惠民活动、1项主题实践。4项民生服务包括技能培训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城市管理服务、教育感化服务。高新区还打造“285”志愿服务链,即依托“2”个常规项目、“8”个传统节日、“5”个国家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目前,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志愿者达1000余人,开展活动600余次,惠及群众8万余人。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