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冠县:党建为帆 发展路宽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0-29 10:25:13

  两年时间内,先后选拔117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吸引53名在外优秀党员返乡创业,建立1620名后备干部人才库……

  冠县大手笔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头雁领航”“群雁奋飞”“搭窝筑巢”三大工程,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

  “头雁领航”——让干事者有舞台有地位

  在范寨镇芦贯庄村村委会办公室,一面写有“知百姓冷暖,为百姓谋利”字样的锦旗格外醒目。今年5月,27岁的支润泽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两个月的时间,她带领群众平整了生产路,修好了几年不亮的路灯,给贫困户修葺房屋,自己贷款20万元使“户户通”顺利完成。看到这些,村里的老上访户张锡武不上访了,还主动送上锦旗。

  年轻的村支书带来了一股闯劲和新风,老村支书照样宝刀不老。1998年至今,韩振成任柳林镇北街村党支部书记已经22年,在他的带领下,北街村一年一变样。目前,北街村村集体收入达到60万元,集体资产积累达830万元,村民农业水费、农业保险、新农合医疗费、自来水费等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承担,实现村民“零负担”。2016年,北街村党支部被评选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2018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干事创业好班子。“年轻时咱都拼命干,现在,咱更要好好干。”如今,62岁的韩振成更加信心满满。

  在农村,村党组织书记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头雁”率先垂范,就会形成“头雁效应”。冠县把打造“头雁”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的首要考虑因素,在选择、培育、激励、考核等环节上齐发力,促进这支队伍迅速成长。下派、外引、内挖、培养、遴选……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冠县村支书队伍顿时活跃起来。2019年以来,全县共调整93名村党支部书记,占总数的十分之一。

  “群雁奋飞”——打造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蓄水池”

  “2019年以来,全县有13名村‘两委’成员近亲属因未报备被取消党员发展资格,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10月20日,冠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广泽告诉记者。

  建立完善村“两委”成员近亲属入党审查制度;设立不得发展入党的12项负面清单;落实发展对象部门联审、发展党员网上全程公示制度;建立发展党员责任倒查和转入转出党员档案实时审查等工作制度……一系列完备的制度如同一个个钉子,死死地钉在发展党员的各个关键节点,做到无缝隙监管。

  农村党员是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执行终端。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村党组织的整体形象,事关能否能够带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冠县通过严把入口关、强化培训和考评,激发全县农村党员活力,按照每村不少于3人的要求,3522人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业已形成,这是发展的“蓄水池”。

  “搭窝筑巢”——多管齐下壮大村集体经济

  今年6月,冠县万善乡东马固村党支部书记邢之乾成功申办农民专业合作联社营业执照。该合作联社由东马固村党支部领办的金淼莲藕种植合作社牵头,南王段、南马固、宋村等9家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为成员。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尝试。今年以来,冠县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核心作用,围绕坑塘经济、畜牧养殖、林果栽植、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等产业,大力推广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进一步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今年,冠县统筹财政资金1500万元,对24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开展“扫黑除恶、固本培元、增收减负”集中行动,清理并收回被长期侵占的集体资产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600万元;集中推进扶贫产业项目到村确权登记,覆盖137个村庄,村均可得扶贫收益近3万元。

  烟庄街道后十里铺村是少数民族村,也是传统的肉羊养殖村。2017年,在村党支部书记李正伟的带领下,该村成立了冠县穆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可日宰杀处理1万只羊。公司由村集体持股51%,村里大户占股49%。以穆德实业为代表的企业,在兜底帮扶本村4户贫困群众的基础上,还帮扶了前十里铺村、辛庄村的12户贫困户。去年,后十里铺村被评为全市唯一一个“省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