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朱元璋规定自己的每餐必上一盘豆腐,以崇尚俭朴、禁止奢华,并明谕后世照此执行。但到了明末,这盘“豆腐”的原料却已经不再是豆子,而是几百只鸟儿的脑髓。一盘豆腐的演变,见证了明朝的灭亡。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警世名言,道出了历朝盛与衰的历史规律。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廉洁勤俭,让美国记者斯诺看到了一种无往不胜的伟大力量:“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远大使命,从南湖起航的红船已经航行了近百年,可是远远没有到达彼岸。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但曾经的“红米饭南瓜汤”里蕴藏的精神力量,是任何山珍海味都不能代替和比拟的。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家宝永远不能丢。“欲为清白吏,必自节用始。”能够自觉地保持节俭质朴的作风,不追求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是党员干部拒绝诱惑、不走邪路的道德保障。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与奢,不仅关乎党员干部个人修养,更关乎党风政风,关乎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勤俭节约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丢掉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只有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树立绿色消费、崇俭戒奢的文明新风,才能真正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把我们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