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考生通过体温检测后,有序进入考场。记者 僧少琴 摄
7月7日,2020年高考拉开序幕。这是一年一度的盛事,似乎极为普通,但它注定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2020年高考是2003年国务院批准将高考时间提前至每年6月以来,首次将高考时间确定为7月。
医务工作者随时待命。本报记者 僧少琴 摄
7日早上,不到8时,在市城区大庆路与五一路交叉口、玉门路与五一路交叉口,公安部门工作人员已拉起警戒线,并放置了“除考生外其他人员禁止通行”字样的标识牌。在禁行路段中央,是今年我市高考考点之一的市油田第三高级中学。据介绍,今年我市高考共报名42106人,较去年增加3064人。其中,普通类35006人、对口生4345人、专升本2755人。全市设五县一区和市城区7个考区,共26个考点1401个考场。
安保人员严守考场安全。记者 僧少琴 摄
高考是关系千家万户特别是广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今年的高考,因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变得更加令人瞩目。为切实做好高考工作,确保每一名考生的生命健康安全,高考前,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进行专题研讨,市委书记宋殿宇、市长杨青玖及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工作专班有关人员多次到各考点实地考察调研,找问题、补短板,要求把这次高考作为对全市的一次大考,以严之又严的标准、细之又细的举措,确保疫情防控常态下的高考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为确保每一名考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我市下足“绣花”功夫:提前对每一个考场进行消毒消杀;指定各考点学校的健康副校长任防疫副主考;卫健部门为每个考点选派1名防疫专业人员和1名医务工作者。考前14天对所有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实行健康排查登记和日报告制度,精准掌握每名涉考人员健康情况,并按规定上报。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我市今年不再进行跨区域推磨监考,考生按照就近就地原则参加考试。对非考点学校的考生,由生源学校组织统一乘车送考。
7月7日,一名行动不便的考生在工作人员帮助下进入考场。记者 僧少琴 摄
考试当天,各考点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和专用通道,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所有考生、考试工作人员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入口处还设置了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供待检人员及检测不合格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考生第一次测量体温不合格的,在体温异常者复检室适当休息后,使用水银体温计进行复测,如仍然异常,由专人引导,通过专用防疫特殊通道进入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如工作人员复测后体温仍然异常,则不允许进入考点,及时更换备用工作人员。
市实验中学、濮阳外国语高级中学等考点还准备了考生口罩存放处,考生进入考场前将佩戴的口罩放入存放袋。考试中,考生如需要口罩,可向监考老师申领;考试结束后,同答题文具、草稿纸一样,口罩被列入不可带出考场之列,做到“自己的口罩不进考场,老师发的口罩不出考场”。
尽管天气十分炎热,每一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教育、卫健、公安、保密等部门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严守岗位,并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我市2020年高考平稳进行。本报记者 段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