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齐鲁 > 正文

以新质生产力提笔绘制未来发展蓝图 逐“新”崛起“质”向未来

来源:济南日报发布时间:2024-07-02 16:30:12

  一个个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蓬勃

  成长,一次次技术突破如波涛汹涌、激荡人心;一项项成果转化如璀璨星光、熠熠生辉……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新兴产业的崛起、前沿技术的突破、科技成果的应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在这里,起步区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随着一批

  批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形成,起步区踏

  上了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绿

  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

  征程。

  “氢”风破浪新兴产业“领先跑”

  盛夏傍晚的起步区,暑意仍浓。走进中科新经济科技园,一辆白色为地、红绿相间的氢能大巴停靠在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楼前。这辆与2022年冬奥会同款的氢能大巴,是起步区的通勤班车。

  如今,这辆氢能大巴已经享受到了山东省氢能车辆高速免费带来的政策利好。“班车往返于园区和济南西站,每天行驶里程100多公里,免费后每年能节省高速费约1.6万元。”山东氢动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培福称,山东省推出氢能车高速免费政策,极大促进了氢能车的推广应用。

  据介绍,已经享受免费政策的氢能大巴使用的是济南绿动“氢腾”燃料电池。除氢能大巴以外,起步区还于去年底投放了62辆搭载济南绿动“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渣土和环卫车。

  “氢能渣土和环卫车排放物是纯水,相比传统燃油车更低碳环保,几分钟加满氢瓶可续航225公里,远超普通纯电车,完全可满足环卫车日常作业需求。”济南绿动市场发展部负责人金锐告诉记者。

  氢能,是国务院明确的前沿新兴产业。起步区抢抓这一前沿机遇,在布局氢能产业和示范应用场景上持续加大力度。2021年,起步区与国家电投集团展开深度合作,投资100亿元共同建设“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通过聚焦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建设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布局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目前,该基地已累计投资3.8亿元,资产规模达到4.6亿元,完成过渡厂区及生产线、研发创新中心建设,崔寨产业园正加快推进建设。以该基地为载体,氢能产业加速集聚:从氢燃料电池生产线投产,到氢能源渣土和环卫车上路;从氢发电、氢热电联供产品发布,到氢能助力车、无人机等多项产品推向市场……起步区氢能装备持续出新,“中国氢谷”雏形正逐渐显现。

  起步区在氢能产业上的布局,是该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

  作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起步区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在未来能源、未来制造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高效方

  向转型。

  在未来能源领域,除绿动氢能以外,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医学影像”“精密检测”和“核安全监测”三大领域,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相关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此外,山东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也正在孙耿片区建设济南一期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

  在未来制造领域,起步区正在建设机器人国家创新中心项目。该项目位于崔寨片区,占地192亩,总投资18.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落地国创(山东)精密加工与检测公共平台、机

  器人实验室。6月21日,黄河机器人创新院正式

  揭牌,这是全力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又一里程碑,将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未来制造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随着一个个新兴产业领跑发展、一项项科创成果广泛应用,起步区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三“育”引领产业规划“带好头”

  产业兴旺,规划先行。起步区一系列未来产业的落地结果,得益于其具有前瞻性的产业规划。

  根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构筑高质量产业体系和打造“两核三组团”产业空间布局,并同步编制产业正面清单、重点产业展示图、产业机会清单、产业准入机制“四张清单”。其中,产业机会清单涵盖起步区主导产业、未来产业、城市副中心示范区、产业服务机构等四大领域15类,为加快引入和培育优质产业,塑造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指明了方向。

  4月25日,在起步区获批三周年之际,该区对外展示了过去三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其中,产业发展方面备受外界关注,起步区主要负责同志用“育林”“育苗”“育种”三个生动词汇,形象概括了该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产业策略。

  育林,就是着力培育主导产业生态。起步区已经确立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服务业的“3+1”主导产业,均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育苗,就是着力培育未来产业体系。起步区把布局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在崔寨片区规划建设5200亩的“山东未来产业园”,将打造“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的未来产业集群;育种,就是着力培育科技产品应用。起步区抢抓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机遇期,在中科新经济产业园引入“中科系”科研院所,推进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部分科技成果已进入市场推广期。

  随着起步区在产业领域的谋篇布局,其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也逐渐清晰。近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印发实施,起步区产业规划的宏伟蓝图得以进一步细化与落实。

  据悉,该行动计划围绕“3+1”主导产业,以培育若干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为目标,以坚持头部引领和内生孵化为主要路径,重点建设产业制度体系、产业空间载体两大“软”“硬”件设施,全面开展十一大产业行动、构筑四大产业支撑、实施三大保障措施,提升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聚焦头部引领,起步区将全力推动比亚迪、爱旭等头部企业平台化发展,引导其垂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制造、供应链、投融资等资源,打造大企业引领的生态圈。同时,持续推动头部企业落地,高标准建设济南山东省大学科技园等高水平科研机构和标杆型孵化器,建立“科技领军企业”种子发现机制,孵化培育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引领各产业赛道发展。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6年底,起步区将形成千亿规模产业集群,打造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全品类产业基地,智能车产业规模力争突破920亿元,新能源产业达到150亿元,新电商产业突破150亿元,中国芯、元宇宙、新会展、现代种业等产业均形成一定规模。

  精准施策营商环境“优中优”

  产业规划作为区域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仅有产业规划远远不够。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起步区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该区迎来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保障。在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下,该区组建了省推进起步区建设工作专班,紧盯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和关键目标等,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有序、高效进行,为产业落地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高位推进机制。省里明确起步区党工委、管委会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并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审议、安排部署起步区建设重大事项;组织13个省直部门成立省工作专班,已累计选派56人次到起步区一线实体化办公,切实形成省、市、区三级推进起步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依法赋予起步区设区市全部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以及省级下放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目前省有关部门已委托下放13项省级权限。制定支持起步区建设发展的32条政策,同步出台了73条配套措施。

  建立绿色通道机制。在省级重大战略谋划、重要政策拟定、重点产业布局等方面,将起步区作为全省重点发展区域予以优先考虑;推动起步区与省直有关部门建立项目申报、政策对接等绿色通道,定期研究会商、协调解决起步区建设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强化要素供给保障。组织开展起步区“一园五区”合规工业园区认定,为比亚迪、爱旭、国电投等重大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强化金融赋能,累计争取38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强土地供给,对起步区省重大项目用地由省级统筹保障,其他项目用地由省、市按一定比例共同保障。

  此外,该区还注重营商环境的优化,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2024—2025年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中,制定推出的52条具体措施,涵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开放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等各个方面。起步区将以主动对标一流的标杆意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产业落地运营成本。从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提升投资吸引力、优化监管与服务等维度,为产业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支持,并全力支持各种类型创新团队在起步区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这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接下来,省发改委还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快制定《关于支持山东省国有企业参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方面推出一批务实管用、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当前,起步区机遇叠加、势头正劲。这里不仅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而且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持,也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起步区将继续引领新质生产力的潮流,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新城奋力前行。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