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近几年济南这座城市的文化盛事,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一定是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今年5月底又传来好消息,继2021年第30届书博会、2023年第31届书博会之后,该盛会连续三届落户济南——2024年7月26日至29日,第32届书博会将继续在济南举办。因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热爱阅读的浓郁风气,我们才具备了连续承办三届书博会的底气;而这个全国级别的文化盛会,也反哺了济南这座城市的书香气。这是文化盛会和书香济南的双向奔赴。连续三届!济南将迎第32届书博会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900多年前的古人这样记录齐州阅读、学风之盛的场景。
如今,图书展览已经成为常见的图书出版市场的盛会,它为来自五湖四海的爱书人提供交流、学习和买书的平台。2024年7月26日至29日,济南将迎来第3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本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主题语是“悦读齐鲁书香中国”。对这座城市和热爱读书的市民来说,这无疑又是一场值得期待的盛宴——这是连续在济南举办的第三届书博会。受厚重文脉影响的济南人,自然热情地敞开怀抱欢迎全国图书出版界的盛会。
不妨先来回顾一下这场图书业界的盛会。从1980年第一届全国书市开始,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举办。2006年8月5日,中央颁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书市被列入这个纲要,并更名为“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从第十七届正式更名,一直沿用至今。如今,书博会是全国最重要的图书展会之一。而在书博会40多年的历史上,此前还从未有过连续三届在一座城市举办的情况。由此,足可见济南阅读氛围之浓厚、文脉之悠远、软实力之强大。
实际上,济南与书博会的渊源还可以继续往前追溯。2009年,第19届书博会曾经在济南成功举办。至今还有不少市民记得这届书博会在济南举办的热闹场景,市民李女士回忆2009年的书博会:“我记得当时我刚工作,去高新区的一处会展中心逛书博会,还在现场看到了给读者签售的歌手郑钧。”
今年5月30日,第32届书博会继续在济南举办的消息在市民中广泛传递着。从事图书营销工作的宋女士告诉记者,她一定会在书博会上“耗”上几天,认识作者、开拓宣传渠道;影视行业从事制片工作的杨先生则表示,到时候一定会在书博会现场接触最前沿的出版资讯,寻找“书改剧”的优秀作品;济南市民李女士则表示,去年书博会她因为工作原因只匆忙逛了一两个小时,今年一定提前安排好时间,“沉浸式”打卡书博会。
与此同时,记者从多家出版机构了解到,他们的发行部门都在积极为第32届书博会备货,同时协调作家在书博会现场举办新书分享会等活动。
可以期待,二十多天后,又是一场爱书人的盛宴在济南上演。
书博会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2023年7月,第31届书博会举办前夕,就书博会缘何屡屡落地济南,中央宣传部印刷发行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董伊薇接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采访时说了五个原因:济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济南文化产业基础坚实;济南办会经验丰富;济南服务体系完善;济南举办过多届书博会,每一届都守正创新,亮点纷呈。
近日,一则“济南这个避暑地太火爆,早上6点就有人来排队”的新闻在朋友圈热传。新闻中所说的这个“避暑地”,就是济南市图书馆。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有市民陆陆续续前来等候。9点开馆时,门口排队的市民达到上百人。
这只是“书香济南”的一个缩影。漫步济南,随时随地能阅读。书香高铁、书香地铁、爱阅巴士等新型移动阅读空间中,随处是济南人阅读的身影。如今,在文化资源,尤其是阅读资源的比拼上,济南已经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近年来,全市以建设“书香济南”为目标,以提升城市软实力为己任,加快构建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打造人人想读书、处处有书读的“爱阅之都”。
浓郁的好读书、爱读书的氛围让济南这座城市有底气成为连续三届书博会的举办地;而反过来,书博会这种大型图书盛会的连续举办,又反哺了济南这座城市的书香之气。用具体的事例举例来说,在第30届书博会现场,历史爱好者、市民刘先生参与了原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文化学者武斌的一场有关“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影响”的活动,这场活动重新打开了他对中国文化认识的一个新视角。如此,刘先生又购买了相关图书进行阅读。
几届书博会举办下来,像刘先生这样亲临现场,与作家、学者面对面并且真正有所收获、从而更加热爱阅读的市民不在少数。正是这样无数个把阅读当作生活方式的普通市民,让“书香济南”的品牌越来越响亮。书博会与“爱阅之都”济南,无疑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书博会再次落户济南,是济南这座城市与阅读的双向奔赴。它的到来,既是济南这座“书城”在新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所结出的硕果,也将给济南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波光粼粼中映出城市的模样/走文化长廊感受历史浩荡/泉边读书好时光/叮咚耳畔响……”如同第3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宣传歌曲《泉边书香》中所唱的,家在泉边,品这书香蔓延;这个夏天,我们共赴书博盛宴!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