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了“泉润非遗——暑假研学月”活动,全市15个区县(功能区)的85个非遗传习场所联动,将持续开展百余项丰富多彩的暑期非遗活动。近年来,非遗研学已经成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形式。我市也不断探索研学新模式,推动非遗研学高质量发展。暑假期间,放下课本,走出家门,非遗研学有助于中小学生了解地方文化,也是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形式。非遗研学,首先要实现非遗的资源转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技艺、医药、民俗等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要将其转化为研学资源,首先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将其设计成研学中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研有所得、学有所获。这要求相关从业者既要熟知非遗项目相关内容,又要熟悉教育学相关知识。
其次,要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开发出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非遗研学产品。结合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非遗研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追求研学旅行的参与感与体验感。这就要求打造可听可看、可触可感的场景、实物,通过游览、游戏、动手体验、互动等形式,将非遗文化的核心内涵进行创新诠释,给学生提供活泼、生动的非遗研学产品和精彩、有趣的传统文化体验。
最重要的一点,非遗研学要设定好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对非遗项目有真切、深入的体验认知。目前的非遗研学,很多体验课程只有一两个小时,学生们在此期间仅仅是捏个面人、剪个窗花、印张年画,很难真正让学生领会非遗精髓、领悟非遗的文化价值。非遗研学应进一步加强内容的深度开发,由动手体验、亲自制作非遗产品的“表”,深化到对探索感受文化本源、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的“里”,才算是真正有所收获。
济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脉发展源远流长,丰富的非遗资源更是灿若星河。目前济南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3项、省级74项、市级450项,具有丰厚的非遗研学资源。其中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戏剧等多个非遗门类,都十分适合青少年体验、学习、参观和观演。济南市相关部门组织了以“泉润非遗”为主题的暑假、寒假研学月活动,多种业态非遗传习场所联动、创新内容和形式,非遗研学成为寒暑假旅游市场的生力军,让青少年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深对家乡文化底蕴的认知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