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古城是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的核心、泉城特色风貌的集中代表区。日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第一批城市更新创新案例及经验做法,25个城市更新创新案例入选,其中,由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编的济南古城保护提升规划入选山东省城市更新创新案例(设计引领类)。济南古城不仅仅是明府城,而是由明府城、大明湖、护城河沿线构成的“一城一湖一环”地区,总面积4.3平方公里。这里集中分布将军庙、芙蓉街—百花洲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四大泉群、196处泉水、257处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89处遗产要素、38处传统街巷、275处古树名木以及传统技艺、民俗、表演艺术、历史名人、传说故事、诗词歌赋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
规划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古城保护提升规划体系。编制古城整合优化规划,强化“一城一湖一环”地区统筹性和系统性,做好古城与商埠区特色资源联通,整合形成要素全面、整体统筹的总控规划。开展重要街巷、建筑院落详细设计,结合街巷、建筑院落价值,确定“一院一策”的功能业态,精准制定“一街一巷、一房一物”的详细设计方案。各层面以“泉水泉道、街巷、建筑院落、文化、产业”为五条主线,深入开展规划设计,强化与产业策划、招商运营一体化推进对接,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的结合。
据介绍,规划首次完整呈现“一城一湖一环”规划设计全貌,长期指导古城保护建设。结合泉·城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青年人眼中很时尚,中老年人眼中很怀旧,外国人眼中很中国,中国人眼中很济南”的古城意象。构建“三横、四纵、五片、多点”的古城互联网络,保护历史文化和泉城特色资源,串联重要节点,更新业态功能,优化交通组织,提出非标市政设施配建准则,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人居环境和风貌品质,形成泉水保护区划、建筑整治、街巷保护等13项刚性管控要求的“一张图”体系。
按照“五条主线”进行特色内容规划。“泉与泉道”,建立泉水、泉渠保护资源清单,制定泉水院落、遗址的保护展示方案,串联泉道形成水、陆两组申遗考察线路,增加遗产展示场馆;“街巷”,规划泉水、城市格局、建筑文化等8条文化探访路线,明确94条街巷的保护和改造方式,打造优质而活跃的慢行街巷空间;“建筑与院落”,按照建筑不同类型和价值分类施策,提出保护修缮、改善提升、改造更新等整治措施及风貌管控要求。“文化”,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增补文化展示空间,构建以文化体验和慢生活为主题的多元文化展示核心。“产业”,策划泉商、泉学、泉游、泉创四大产业板块,打造集文化创意、旅游购物、精品民宿、特色餐饮、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古城文化体验核心区、国际时尚消费体验区。
聚焦重点街区,制定精细化、系统化的管控导则,指导街巷、地块实施设计。在古城整体规划指导下,对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两处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重点地区,研究制定管控总则,保护传统肌理和院落格局,深入挖掘保护内涵,提炼因泉而生、泉城共生的空间核心价值,对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分别提出通用性管控规则。
按照五条主线制定详细管控导则,划定保护要素管控范围、明确要素管控要求,建立建筑、城市家具、景观环境等26个风貌样式库,提出儒学文化、《老残游记》主题文化线路,形成业态鼓励、引导、限制、禁止清单。结合实施时序,制定实施地块管控图则,与招商运营、实施设计同步推进、动态衔接,精准落实资源要素、建筑整治措施,以院落为单元,提出详细规划设计要求和指标,管控和引导地块实施。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罗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