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齐鲁 > 正文

文明文化“二重唱”奏响社区治理最强音

来源:济南日报发布时间:2024-07-29 16:46:49

  杆石桥街道乐山小区社区“文蕴乐山”谱写群众幸福篇章

  济南市中区杆石桥街道乐山小区社区位于济南市中心城区,始建于1986年,是济南市第一个建成的开放式小区。近年来,乐山小区社区以“文蕴乐山”文化品牌为主线,积极推进文化社区建设,谱写出社区有品牌、小区有特色、邻里有温度的城市文化社区建设“幸福篇章”。

  作为乐山小区社区的“红色符号”,“红色庭院”和双圈驱动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标识,将党的建设与社区文化深度融合,创新打造“文蕴乐山”文化品牌,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以艺术文化为支撑,让群众共享社区文化盛宴。为筑牢文化阵地,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集舞蹈、绘画、多功能厅等功能于一体的1600平方米服务大厅,满足群众多元化学习需求;户外增设1处休闲广场、33处微景观、15处娱乐设施、12处无障碍设施,着力打造健康舒适、生态宜居的社区环境,持续为文化社区赋能、为居民群众幸福“加码”。

  立足教育资源丰富特点,社区同育英中学、实验中学等学校成立“尽美”教育基地,组建“红领巾”志愿服务队,注重以实践育人;开设“大手拉小手”、少年先锋课堂实践项目,重视家校共育,助力青少年发展;同老年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合作,推出“社区学堂”,常态化开展中医、非遗、科学普及等课程,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注重文化带动就业,每周五开设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累计为352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2020年,乐山小区社区被山东省授予“终身学习品牌”。

  社区以居民需求为核心,整合33家社会资源力量,集结成“拾柴”志愿联盟,组建“好邻居”互助队、“法律在线”咨询志愿队等26支志愿服务队伍,为辖区群众提供义诊、咨询、帮扶等志愿服务,增强居民文化共识。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通过“讲、评、帮、乐、庆、融”,助力“五为”志愿服务,通过为“老”服务情暖夕阳、为“小”服务呵护成长、为“困”服务帮难扶弱、为“心”服务关注健康、为“民”服务共创文明,成为思想建设、文化建设、文明传播的主阵地。2020年,乐山小区社区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北坦街道北关社区

  “善行北关”绘就文化社区“新图景”

  近年来,天桥区北坦街道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城市社区发展规划,坚持以文化赋能城市社区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北关社区为试点,探索社区文化治理新路径,以文化发展推动基层善治,让文化赋能社区建设,让群众乐享幸福生活,为打造“善行北关”品牌提供良好文化条件、夯实基层基础。

  在社区书房感受阅读之美、读书之乐;在文体活动室翩翩起舞、放声歌唱;在理论宣讲室宣讲党的理论、惠民政策,天天不重样……这些,都是北关社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生动写照。不出远门,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社区居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北关社区以老旧小区、单位宿舍和开放式小区为主,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各不相同。如何有效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和满意度,为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成为北关社区重点探索的方向。“用阵地搭台,让文化唱戏。实践中,我们充分敞开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圈,将社区文化阵地充分衔接到居民日常生活、融入社区生活场景中,构建‘嵌入式’文化设施体系,让群众愿意走进来,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北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杜春霞告诉记者。北关社区建强文化阵地,打造灯塔书屋、泉学e站、流动图书站、图书阅览室、初心学堂、“365志愿时光”、孙克福讲习站等文化共享平台,信息资源共享服务覆盖率达100%。

  每周三社区活动日,欢笑声不停地从北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传出,彭为民老人正在忙着自己的工作,他利用独特的穿珠手法,将大大小小不起眼的小珠子,穿成一件件精美的串珠作品。据了解,彭为民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退休后,他投身社区献智献力,带头组建春萌手工穿珠队伍,将串珠义卖活动与社区爱心基金相结合,打造了“珠连你我·爱心奉献”帮扶项目,为社区扶贫、助残活动提供帮助。

  在北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初心学堂里,4个笑意盈盈的大姐正在舞台上表演着自导自演的三句半,抑扬顿挫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她们拥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北关姐姐”。“北关姐姐”是北关社区培树的一支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她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投身社区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生力军,也成为天桥区一张亮丽名片。北关社区厚植社区文化品牌底色,结合社区在志愿服务、慈善事业、公益活动上的突出优势,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善行北关”文化社区品牌。此外,围绕社区地域特色、人文精神特征,依托社区内文化设施“硬”平台,以及书画、剪纸等名人名家“软”资源,北关社区还深度提炼文化社区精神标识,以塑造社区独特的文化形象,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

  非遗传承人成了这里的座上宾,手把手教居民剪纸、捏泥人;一场场有趣的读书分享会如沐春风,浸润心灵;党建志愿大集则让社区充满了烟火气,也悄然盘活了文化服务的“最后一米”……如今,在北关社区,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已然成为居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关社区以专业的社工理念为引导,开设了“春·教入心——文化修养与安全教育”“春·承入礼——传统节庆与非遗体验”“春·知入行——艺术创作与生活美学”“春·乐入课——儿童成长与团队协作”四大主题的文化活动板块,精准对接妇女、儿童群体的需求,累计服务居民1400余人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使文明之花在基层绽放。

  大观园街道睦和苑社区

  厚植商埠文化凝聚睦邻合力

  市中区大观园街道睦和苑社区地处百年商埠核心区域,东至纬三路,西至小纬四路,南至经六路,北至经四路。近年来,睦和苑社区坚持以文化赋能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彰显“自强不息、走在前列”的商埠文化内涵,聚力打造“商埠客厅邻里+”城市社区文化品牌,创建具有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文化社区“活力样本”。

  为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建成学习强国线下阅读空间、红色大讲堂、文体活动室、26度和睦驿站、蒲公英科普实验室等特色功能室和文化场所,配套完善活动设施,形成多维融合发展阵地资源;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墙、彩绘特色文化墙、法治文化广场等户外文化场所,提升群众居住环境的同时,呈现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街景群像,推动以文化人、以文塑城,助力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发挥得天独厚的商埠文化资源优势,搭建“商埠图书馆”“聆听老商埠”等实体学习场景,居民可通过查阅书籍资料、扫描二维码观看老建筑VR全景并收听介绍等方式,了解商埠历史文化;连接小广寒电影博物馆、皇宫照相馆、欧亚大观园商场等老建筑、老字号资源,组织开展“商埠骑行打卡”“老商埠研学”等活动,让居民群众、青少年儿童近距离感受老建筑、老街区的厚重历史底蕴,体验“百廿商埠”魅力,传承商埠文化精神;打造“理润大观睦邻新语”特色宣讲品牌,立足老旧小区的特点,开展“楼道微课堂”“送学上门”等活动,推动基层宣讲活动接地气见实效;吸纳社区工作者、经五路小学师生、济南大学学生等优秀人才,组建红领巾宣讲队、商埠文化宣讲团等宣讲队伍,围绕商埠历史故事、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等开展宣讲,凝聚文化社区建设力量。

  魏家庄街道同生里社区

  构建“五个体系”打造“同生·幸福里”

  魏家庄街道同生里社区地处市中区北部核心区。近年来,社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和合文化理念,打造“同生·幸福里”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润心、邻里互助、文明和谐,构筑“幸福家园同生里”。社区先后获得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山东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山东省手造展示体验市中分中心、山东省级十五分钟生活圈示范社区、山东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等荣誉称号。

  打造社区文化阵地。2023年底,社区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亲民化”改造,优化提升内部服务空间,上下两层设置“一厅三中心七大服务阵地”,打造皮影小剧场、8090回忆港、志愿者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历史小长廊等16个文化活动空间,为居民提供宣传教育、组织动员、滋养精神的活动场所,构建家门口的“嵌入式”服务。拓展文化服务场景。在万达商圈建立全区首家户外综合性“红·新·埠”暖心驿站,设置临时休憩、应急救助等功能区域,配备微波炉、饮水机等配套设施,联合辖区单位、商户等提供免费义诊、技能培训等“暖新”服务20余项,惠及新就业群体1200余人。成立暖蜂环境监察、扶老助困、治安协调3支志愿服务队,参与文明城市、社区治理、安全出行等志愿服务活动120余场,服务群众800余人,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延伸文化服务矩阵。立足“商圈+街区+文化”的区位、资源优势,打造“一刻钟文化圈”,活化利用宏济堂、曲山艺海博物馆等历史文化遗存,深挖万达影城、盒马鲜生等文创、商贸企业资源,整合巾帼志愿阳光站、青年友好发展街区、妈妈小屋等服务阵地,通过“文体+商圈”“常态+节日”“传统+新潮”“白天+夜间”等形式,创造更多优质、新颖的文化服务场景。

  南村街道西区社区

  文化聚邻服务聚心文化社区建设“一路生花”

  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老旧社区,人员结构复杂、公共资源不足,邻里之间缺乏沟通的空间和时间,成为影响和谐的一道“冰墙”。如何化解“同在屋檐下,相逢成陌路”的尴尬?如何让邻里和睦等文明风尚吹进百姓心田?如何充分激发自治活力,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区社区从文化型社区建设破题,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实现居民之间的融合共情,各项工作一路生花,先后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省级文明和谐社区”等70余项荣誉。

  西区社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属于老旧开放式社区,退休人员居多。在社区党委书记田象霞带领下,早在2003年时,就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发放调查问卷2000余份,调查显示,居民对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期待很高——“退休生活就像掉了魂儿,想参加社会活动,还要跑很远。”

  针对居民现实需求,社区党委的目标是:让文化和文明像空气一样,使每个居民浸润其中。具体怎么做?成立由居民说了算的特色队伍。社区党委成员走街串巷,挖掘出不少“草根”人才——如甘肃退休来济的老党员杜根发,集创作、编导、服装道具制作等多项“技能”于一身,且深受居民喜爱。在他牵头组织下,社区创立了全市第一个群众团体“朝霞艺术团”,并由此分支,不断扩展不同领域的人才。

  采取哪些形式,居民说了算。你拉我,我叫他,社区文艺队伍不断壮大,陆续组建起朝阳健身队、朝歌合唱队、朝翔民乐队、朝艺腰鼓队、朝明宣传队等“朝”字头群众性文艺队伍12支;组建“糖粉舞队”、健身秧歌队、姐妹合唱队、京剧票友队、我心飞翔艺术团、象霞健步队、象霞舞蹈队等特色文艺队伍10个;成立了朝乐磨刀队、义工奶奶队、花剪子理发队、“河小工”护河队、朝霞志愿服务队等20多个志愿服务队。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奉献社区、提升自己中找到了“岗位”,也找到了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的阵地。

  社区怎么管理,居民说了算。着眼时代进步所需、居民美好生活所求和基层治理所痛,社区以“党建领治、文化促治、居民自治”为工作思路,制定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组建民意联络员队伍,搭建“圆桌议事会”、共建联席会等平台,引导居民深入大街小巷参与社区治理,成为文明社区创建的主力军和推动者。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