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南靠群山,南高北低,夏季山洪暴发,极易造成水患,所以自古就很重视防洪工作。除了保护山上的草树植被不被破坏,除涵养、蓄积水分外,还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洪措施,以确保城市安全。为能及时排泄济南南部山区流下来的洪水,从清朝末年起,济南市区内外就先后修建了多条排水沟(又叫“山水沟”)。据已故著名学者严薇青先生介绍,济南有五条主要排水沟是穿过圩子墙进入市区,然后分别流入附近的河流的。这些排水沟包括:一是永靖门(东圩子门)与永固门(东舍坊圩子门)之间的“铁箅子”(在现在的东关南仓街西南方向)排水沟。它接受了由羊头峪一带流下来的山洪,一直往北进入东关山水沟,经奎垣街、莪雅坊桥下,由海晏门(菜市圩子门)出去流入小清河。二是自永固门(东舍坊圩子门)由东向西,经红墙庙街、凤鸣街口、斜桥一带,一直往北到岳庙桥(今泺源大街、朝山街东南)的排水沟。三是岱安门(南圩子门)里偏东,一路从广胜街到凤凰嘴、十方院到岳庙桥;另一路从佛山院街、德胜街口、离明街口到岳庙桥两道排水沟。四是从岱安门里朝山街南头往北,一直到正觉寺街东头(今泺源大街中段)向西,经过原来的新桥街,由后帝馆街口泄入南门外偏西护城河的排水沟。五是现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墙外面的排水沟,旧名“二道坝”,俗名“南关铁箅子”。由千佛山西麓流下来的山洪经过这里一直北流,进入原来的南关山水沟(现趵突泉南路),在水潮庵门前分为两股:一股水向北经后营房街西口、尚志堂门前、马跑泉流入现在趵突泉北路的护城河;另一股水经趵突泉内往北,再经大板桥、小板桥进入西门护城河。
除以上经过市区的五大排水沟外,还有几条直接从圩子外流走、不进入市区的排洪沟,它们是:现山东电影制片厂东面的一条自南而北的排洪沟,山东大学医学院西墙外的排洪沟,原济南毛巾厂后面的排洪沟。这些排洪沟的水也都流入了小清河。
济南市区离山较近,南高北低的地形落差较大,因此山洪湍急,破坏力很大。为了降低水速,古人想了许多方法,其中“四门不对”就是降低水速的方法之一。
严薇青先生在他的《济南琐话》中,曾谈到济南旧城“四门不对”的奇怪现象:“一般说来,一座城的东门和西门、南门和北门都遥遥相对,或基本相对。可是济南的东城门和西城门并不相对,南城门和北城门也根本不对。现在城墙虽已拆除,但是它们互不相对的情况,还是非常清楚的。”
为什么济南旧城会“四门不对”呢?严先生在书中未说,著名民俗学家山曼先生生前对此做过专门的考证。他说:全国“四门不对”的城市不只是济南,河南的开封和福建的福州两市也都“四门不对”。这些城市之所以“四门不对”,都与水有关。拿济南来说,地势南高北低。从南面山上流下来的洪水直泻而下,流速很急。而泄洪的北门跟南门错开方向,就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水的流速,也便减少了灾害。同样的道理,东门和西门也就不相对了。
这一解释,是比较符合济南的实际情况的。
济南南部的山洪和充沛的泉水排到市区北部大明湖一带,集聚不通,仍易形成水患。为此,宋代曾在济南任知州的曾巩在大明湖北岸修建了北水门。北水门修成后,城内的积水得到宣泄,减少了水害。而当城外的水暴涨时,关闭北水门的水闸,又可防止城外的水倒灌入市内。从此,市区的洪水得到了较好的宣泄。
可是,在市区外的今北园一带,地势低洼,大量的洪水积聚到这里,同样会形成洪涝灾害。南宋高宗时任济南知府的刘豫降金称帝后,开掘了小清河,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刘豫称帝时,济南北面的济水故道年久淤塞失修,使济南北园一带的积水排泄不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已经北移的大清河水运拥挤,严重影响了济南至滨海间的盐运。在此情况下,刘豫在泺水旧入济水处筑“下泺堰”,使泺水分流;并由此向东沿济水故道开掘了一条与大清河平行的小清河,使原来注入大清河的济南北郊的湖水和一部分泺水,沿新开的小清河河道东流,经章丘、邹平、长山、新城、高苑,从博兴的马家渎注入渤海,全长216公里(济南段长70.3公里)。
小清河的开掘成功,不但使济南北部的洪水得到宣泄,起到了很好的排涝防洪作用,它在运输、灌溉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开掘八百多年来,大大减少了济南等地区水害的发生,也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