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齐鲁 > 正文

从大专生成长为教育博士 捧回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草根教授齐守泉的科研梦

来源:济南日报发布时间:2024-09-06 16:38:22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级课题8项;发表15篇核心期刊论文,参编书籍5部;教科研获奖25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13项;主持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党总支书记齐守泉对教科研事业的痴心坚守。他自称为“三低”“草根教授”,在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眼中,他却是“三高”“科研大咖”。从专科生“逆袭”成为教育博士

  “草根教授”捧回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初见齐守泉,是在他的办公室,虽然办公室专门收拾过,但各种科研书籍和研究资料还是摆满了案头。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无悔风雨兼程。做科研有些枯燥,一定要作好长时间坐冷板凳的准备。”谈起自己的科研经历,齐守泉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我的科研历程既是我的学历提升的历程,也是我的岗位变换思考的历程,又是我热心职教工作服务社会的历程,更是我深耕职教田地不断探索成长的历程。”

  齐守泉将自己的科研之路定义为从“三低”走向“三高”的过程。“当然‘三低’不是低血压、低血脂和低血糖,而是低起点、低积累和低基础。我的第一学历是大专,工作的前12年没有发表过1篇论文,英语、数学也比较差。”齐守泉告诉记者。

  虽然底子薄、基础差,齐守泉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2003年,还是“科研小白”的齐守泉,在《中华职教理论与论坛》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构筑三维体系发展校企合作》,之后又在核心期刊《中国成人教育》上发表了《双轮驱动校企腾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新解》。

  也就是从那时候的“小试牛刀”开始,齐守泉从一个“管理男”“键盘侠”慢慢成长为一名痴心科研的“学术男”。在此期间,齐守泉不断学习,取得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

  随后,齐守泉来到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跟随中国职教博导第一人石伟平教授做访问学者,这个经历也坚定了齐守泉读博的决心和信心。

  “石伟平教授认为我具备博士学习的潜力和履历,于是通过刻苦学习英语和专业知识,2011年,我如愿成为石伟平教授的第一位教育博士。读博期间,我立项了1项国家级课题,发表了9篇核心期刊论文。”齐守泉表示,一开始感觉科研非常“高大上”,离自己很高很远,但是当自己一点点浸润其中时,慢慢发现科研已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了。

  就这样,齐守泉实现了从“三低”向高学历、高成果、高水平“三高”的华丽蜕变。

  经过不断地积累,2018年4月,齐守泉主持的课题《工程造价专业“一体两维深内涵”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与实践》获省级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年,齐守泉主持的《中高本“三阶递进、四维融通”课程体系山东范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评国家级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一等奖。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锐意成为一名“职教达人”

  “这周又是睡在办公室的一周。”采访中,齐守泉坦言他特别感恩办公室的沙发。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时间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为了节省时间,在办公室吃泡面、睡沙发,成了齐守泉的“最优解”。

  考硕士、读硕士、考博士、读博士、搞研究,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他几乎把家搬到了办公室,一张沙发、一条床单、一个枕巾、一条毛巾被,累了就在沙发上躺几分钟,饿了就来一桶泡面、一个卤蛋垫垫,然后继续伏案。

  上下班途中,大大的双肩背包,是齐守泉从不离手的“装备”。

  在班车上,齐守泉旁边的座位上总是摆满了几大件:背包、大手机(随时查资料学习)、小手机(随时处理工作事务)、文件资料和一支红色的圆珠笔,这几乎成了学校班车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上下班途中,我的手机经常响个不停,很多紧急的工作一来,我就得马上处理,这时我就到后面几排处理工作上的事务。我家距离班车站点走路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有时怕影响孩子学习、老人休息,我常走着回家,尽量在回家的路上处理好一些工作事务。”齐守泉说。

  一个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从新手到熟手再到专家的阶段。

  “我能够坚持下来,没有什么秘诀,如果非要找一下的话,就是有一个坚持成为‘职教达人’的梦想。”齐守泉坦言,从20多年前刚使用QQ时,他就把“职教达人”作为QQ昵称,个性签名则是“身在职教,心怀天下”。

  正是这种执着的精神,让齐守泉在科研工作中不断焕发出光彩。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我的岗位变换过多次,而每一次的调整,都是在开拓新领域的同时不忘科研。”齐守泉说。

  在教务处副处长岗位上,齐守泉立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规划重点、省级教改各1项,获得了主持教学成果奖省级二等奖1项。

  在质量管理中心副主任的职位上,齐守泉立项山东省教改重点项目《山东省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与诊改机制研究》1项。

  在山东省职教学会挂职期间,齐守泉主持《高职财经类专业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机制研究》获山东省职教学会推荐申报2022年度山东省职教教改项目,获批为省级重点项目。

  在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岗位上,齐守泉带领研究所获得山东省高教学会优秀研究机构;在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岗位上,所负责的教工党支部立项为全国样板支部,党建论文获评全国高校党委书记论坛三等奖。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

  他有甘坐“冷板凳”的平常心

  《中高本“三阶递进、四维融通”课程体系山东范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齐守泉16年磨一剑,致力于打通职业技术人才贯通培养通道,在济南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引领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007年,齐守泉在济南市域范围内率先提出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观点,后又在省域范围提出“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中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方向,2017年则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提出“一体两维深内涵”中高职专业衔接结构理论……现如今,齐守泉教学成果的不少观点和建议被教育部、山东省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采纳,并在全国34所中职院校、55所高职院校和8所本科高校应用,累计受益学生达到3万余人。

  诸多学校和师生受益的背后,是齐守泉与23位团队成员的辛苦付出。

  2021年10月以来,齐守泉与课题项目的团队成员查阅了数千份资料,线上线下沟通百余次,尤其是申报前夕,十几个人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左右,甚至好几个晚上通宵达旦,大家一起“头脑风暴”碰思路,报告一个词一个词反复斟酌撰写。

  “做科研虽然枯燥,但不无聊。”齐守泉表示,许多时候他也没有思路,有些内容一遍遍修改都不满意,“这时候,就需要静下心来研究,去查阅资料,过了这个坎,喜悦会赶走一切疲惫。”

  齐守泉坦言,科研工作没有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坐冷板凳”的坚持和耐心,很难有成就,必须要有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精神。“从教30年,可以说我基本没有度过一个完整的寒暑假、没有哪一天能轻松享受8小时以外的生活。”

  不管遇到多么难啃的硬骨头,齐守泉总是斗志满满,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精神。

  “多年来的教科研之路,对我而言是一个不断上升的抛物线。过程中既有取得成果的兴奋,也有做不下去想放弃的想法;既有在科研过程中看到指导的职教青年获得科研成绩的喜悦,也有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却没有获得认可的失落。”齐守泉说。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

  科研之路上他从未敢懈怠

  “每个人都有梦想,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吃苦和经历挫折。”“人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科研工作者的进步和成功必然离不开团队的支持。”这是齐守泉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在他看来,所有的科研成果从资料整理到成果发表,都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和师生团队的付出。

  “我的博士导师石伟平‘顶天立地’的格言一直是我的座右铭。做科研既要有大格局,还要有大视野,更需要落地实践。”齐守泉表示,做职教研究要“顶天立地”,就是要为国家大政方针服务,要有战略眼光、大局观念;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服务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服务于部省共建职教高地建设、服务于省会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于学校高质量发展。

  齐守泉深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作为教育者要有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他指导普教课题立项,指导职教教师写作论文,指导教育博士撰写报考材料,协助教师开展职教问卷调研……现如今,学校里有10多位年轻教师是齐守泉的“徒弟”,齐守泉总会手把手地将教科研思路、方法等教给年轻教师,并给他们指引发展方向,搭建成长平台,一位位年轻教师在齐守泉的引领下正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骨干与科研达人。

  齐守泉介绍,围绕“特色办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服务扬校”的办学理念,济南工程职院聚力打造产教科深度融合新生态,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运转高效的科研及社会服务体制,组建多元融合、多维互动的跨专业教学组织,通过多元协同聚合力、数字赋能创场域、产教融合新作为,让产业、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建立健全科研工作长效机制,主动融入省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大循环。

  学校还调整了学校学术委员会人员组成,完善设置了系级学术委员会,修订了《学术委员会章程》;改革教师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修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制定《社会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包干制”项目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财政经费管理办法》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科研标兵评选办法》等13项科研管理制度,健全制度体系,为推进“产学研用”,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一系列组合拳让教师参与科研及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大大增强。近年来,学校教师受理、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等155项,完成软著申请备案102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31项,3项成果获评济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5项成果获评济南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5名教师获评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入选济南市委宣传部专家学者宣讲团,1名教师入选济南市第一批海右计划——哲学社会领域中青年学术骨干。2023年学院荣获山东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建设立项,济南市唯一立项高职院校。

  “能够对我所钟爱的职教事业作一点点贡献,感觉是最大的收获。”齐守泉表示,科研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跳跳脚、够一够,你就会像“长颈鹿”一样,成为世界第一高了。

  齐守泉深知,成功不是坐等靠来的。为此,他一直在努力,从未敢懈怠。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