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齐鲁 > 正文

创新应急管理模式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来源:济南日报发布时间:2024-11-25 16:13:1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强调要着力提升“五项能力”,即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指挥能力、基层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基层应急管理支撑保障能力,对于进一步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具有重要意义。《意见》同时指出科技信息化的助力,是实现基层应急管理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智”理转变的关键所在。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发展期,逐步形成了技术融合、数据共享和协同治理的城市特征,成为各地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构建与新型智慧城市相适应的“智慧高效”的应急管理模式,是坚定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应有之义。▶▶以“五项能力”为落脚点,融入免疫机理创新城市应急管理模式

  以“五项能力”为落脚点,这要求在应急治理建设中不仅要提升“防”的质量,还要强化“救”的能力,着力提升基层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形成高效的闭环管理。依据《意见》提出的高效有序的“防与救”全链条式应急管理目的,可以类比生物免疫系统反应机理与公共危机事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构建与免疫机理相结合的应急管理新模式。

  生物免疫系统具有自适应、自组织和强韧性的特征,具备灵活应对各种抗原或其他外源性侵害的能力。免疫系统的核心机制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我稳定。在面临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时,生物免疫系统首先通过抗原处理来标记病原微生物,并激活T细胞进行初始的防御反应和信号传递。紧接着,系统生成具备强大杀伤力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迅速且精准地清除这些入侵者,并在过程中形成免疫记忆,为未来的防御提供经验支持。

  借鉴生物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构建高效有序的应急管理新模式。将应急管理机制看作是一个城市的免疫系统,公共突发危机事件相当于病原微生物入侵:在这一过程中,应急管理部门既要承担T细胞的角色,当发生公共危机事件时,发挥应急指挥、协调、救援的作用,将各级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纳入统一指挥体系,形成权威高效、层级清晰、责任明确的救灾指挥体系,最大限度提升救援质效;同时也要承担B细胞的角色,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即构建应急经验数据库——总结已发生的应急事件并在新的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产生“免疫应答”,形成整个城市的免疫力。

  将免疫机理融入城市应急管理模式应当做好以下4个方面:一是多部门进行组织整合,确保制度的规范性和约束力,确保“原始DNA”的准确;二是应急主管部门分工机制完善,确保各方协同顺畅、流程准确,保证各个“防御细胞”的职责;三是提升信息的有效性,优化数据传输效率,打破数据壁垒,强化智慧决策系统的信息传输和处理能力;四是为确保突发事件的全面记录与评估,设立应急处置流程和恢复效果评价机制,建立大数据应急“病毒库”。

  ▶▶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城市应急管理模式

  在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背景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让应急管理更聪明、更智慧。因此,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免疫机理形成以应急救助人员出动、应急防控物资调动、应急防控专业技术支持3种预备役方式相结合的矩阵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实现预案分析、数据传输、危机发展趋势判断、处置与恢复阶段评估和新预案完善等方面的质、效提升。

  增强组织指挥能力,创建人员预备役编码模式。根据应急响应等级进行风险防控人员预备役编码。将应急管理部门到街道办事处人员和城市管理人员、安保公司人员、民间救援组织等各层级人员进行应急预备役码编制,统一将信息输入大数据平台。同时在社区或者部门单位招募志愿者,将各自特点、擅长领域精准输入大数据平台,以便及时有效实施调配。遇有灾害应急救援响应时,在空间原则上由近及远,考虑应急效率形成圈层效应,将人员、空间和时间合理利用,减少人员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完善应急支撑保障,增建物资预备役编码模式。结合应急管理防控实际,对应急物资进行预备役编码,依靠智慧化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按照区域进行编码录入,同时按照区域指定不少于两个大型商超作为大型物资储备库或物资中转站。通过大数据平台,形成应急防控预备役码,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遵循“就近、快速”的原则,迅速调配应急物资,实现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最大化和灾害最小化的目标,打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阻碍,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效果。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构建技术预备役编码模式。结合各类研究机构和大学的技术专家团队,对其进行编码,并录入大数据平台。以确保技术专家团队在应急管理防控中处于可调动的状态。同时,应急管理部门可以探询构建“民办官补”的应急救援体系,通过应急救援协会等官方机构,统筹民间志愿服务力量的人力资源、志愿服务优势和应急管理部门信息资源、专业力量优势。在应急事件突发后,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可视化平台,针对不同种类的灾害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提供现场具体应急事件情况,实现跨学科、跨部门联动,精准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系齐鲁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课题基金:2023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基于免疫系统的新型智慧城市应急管理风险防控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NSK23B37)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