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元旦来临,恰好刚刚进入农历腊月。此时民间认为代表福、禄、寿的参宿三星,南天高悬。老话说“三星正南,就要过年”。春节已不远。西汉时期,北斗七星被确认为指示12个月的标准星:斗柄每个月在天球上移动30°。《淮南子·天文训》说:“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中国有世界最古老的时间测量技术与最早的历法体系。从十二时辰到二十四节气,共同的时间观,把我们聚拢在一起。如果有一个时刻,假设所有的手机都关机,所有的钟表都停摆,我们中国人仍然可以精准确定时间。
公元462年编制《大明历》,祖冲之测出一个回归年是365.24281481日,与现代技术测得的结果仅差万分之六日左右,一年只差五十多秒。从古老的夏历到西汉太初历,从祖冲之的大明历到郭守敬的授时历,每一部历法都凝聚着无数天文学家的智慧心血。我们就这样,记录岁月、安排生活、延续文明。“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每个宿位变化,都代表着不同时节,“东方青龙七宿”代表春天生命开始,“南方朱雀七宿”代表夏天万物繁盛,“西方白虎七宿”则象征着秋天收获,“北方玄武七宿”代表冬天储藏。
中国人海纳百川。明清以降,西方机械钟表与二十四小时制加快传入,大小年、阴阳历并行不悖,形成很多有趣的知识:为什么公历2025年比农历乙巳蛇年短?为什么公历2024年比甲辰龙年要长?关于阳历、阴历及公历、农历及其置闰规则等等。(据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记者王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