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齐鲁 > 正文

今年山东住房城乡建设确定九大重点,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 实施120个片区综合更新改造项目

来源:济南时报发布时间:2025-01-09 16:54:09

  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提升,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在1月8日召开的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山东部署房地产、城市更新、美丽村镇等九方面重点工作。其中,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位列第二位,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新开工改造844个、13.7万户,完成城建投资1000亿元以上。加力稳楼市切实降低购房成本加快商品房去库存

  2024年,山东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迹象明显。在加力落实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后,市场信心有效提振,全省房地产主要指标降幅连续收窄,全年商品房网签9659.2万平方米,保持全国第一。

  会议定调2025年住房和房地产领域重点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山东将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有序推动房地产发展新旧模式平稳转换,下步在住房供应体系、要素联动机制、房地产全过程监管、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等方面,推进工作措施,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

  具体来看,积极促进住房消费,因城施策细化完善支持政策,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着力稳定市场预期。常态化组织房交会、推介会、群团购等活动,用好“以旧换新”等举措,切实降低购房成本,加快商品房去库存,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

  在改善住房供给上,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制定住房品质提升实施方案,出台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住宅设计等标准,建立好房子评价体系。支持各市多措并举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新出让优质地块上全部建设高品质住宅,打造更多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需求潜力。政府建的保障房要率先建成好房子。

  住房保障方面,优化公租房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方式,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收购商品房要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开工安置住房20万套以上。开展棚改回迁安置攻坚行动,争取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交付安置房15万套。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2025年新增缴存100万人,发放贷款600亿元以上。推广公积金直付房租新模式,租房提取同比增长20%以上。

  城市更新可持续促进空间更新和业态更新良性互动

  城市更新位列九大重点任务第二位。山东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推广“融投建管营”一体化模式,引导市场主体转型发展,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更新模式。

  围绕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5年山东将从六大方面发力。其中,在城市建设方面,将筹备召开全省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未来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目标、思路和重要举措。加强城市更新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政策措施,出台《山东省城市更新指引》。从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4个维度查找城市发展问题,设区市根据体检结果编制完成专项规划。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十大工程”,实施120个片区综合更新改造项目,统一规划、统筹资源、一体打造,加强产业导入,促进空间更新和业态更新良性互动。

  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谋划实施一批道路、地下管网、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项目,持续推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加快市政供热管网建设改造,推进跨区供热、核能供暖。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实现设区市燃气、排水、桥梁等重点领域全覆盖。完成城建投资1000亿元以上。

  建筑产业现代化力争2025年总产值达2.1万亿元

  据介绍,2024年全省房地产和建筑业缴纳税收1647.6亿元,占全省国内税收的16.5%。去年前三季度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好于全国2.9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

  在2025年,山东将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纵深推进建筑业改革,打造“齐鲁建造”升级版,力争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1万亿元。提升工程建设标准,以好房子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提高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等地方标准,引领建筑产业升级。变革建造方式,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更大范围推广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筑。加快构建新型建筑市场监管体系,以企业信用为基础,分类实行差异化监管;建立严重失信主体管理制度,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在住建绿色转型方面,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发布实施公共建筑78%节能设计标准。全面提高绿色建筑品质,大型和国有资金投资公共建筑、高品质住宅和城市新区新建民用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建标准建设,新增绿建1亿平方米以上。支持济南起步区打造绿色建筑示范区、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罗晓飞)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