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商丘 > 正文

弘扬雷锋文化 播种红色基因 ——读乔仕文《播种明天》有感

来源:中原新闻网发布时间:2023-08-06 12:51:38

  中原新闻网商丘讯(李联合 陆晓峰)“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传播爱的种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情怀就不能称其为教师”这就是乔仕文校长对教育的理解,也是他信仰的教育理念。

  2023年4月27日,在中国好人、全国学雷锋贡献奖获得者姜国林老师的陪同下,我来到了仰慕已久的学雷锋文化圣地----湖北宜昌,拜访全国学雷锋奖章获得者、宜昌雷锋中学、雷锋军校、三峡少年军校创办者乔仕文。

  在乔校长和现任雷锋中学陈雅文校长的陪同下,我们走进了他曾经浇铸心血、播撒汗水的宜昌第十中学,也就是他亲手孕育和打造的雷锋中学。一进校园就可以看到高高的楼体上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的“宜昌雷锋事迹展览馆”几个工整有力的大字,整洁的校园里一座雷锋的塑像高高矗立,乔校长告诉我,这是抚顺著名雕塑家胡玉军的封碑之作,而且胡老曾经见过雷锋。

  走进雷锋事迹展览馆,几个负责讲解的学生已经等在那里,展览馆共分“前贤墨迹”、“光辉足迹”“追忆伟绩”及雷锋文化藏品等几个部分,孩子们用他们清晰而又略显稚嫩的声音向我们讲述雷锋感人的事迹以及他们创建雷锋中学的历程,深情讴歌了宜昌人的雷锋情缘。虽然对雷锋的每一段成长过程和每一副照片都很熟悉,但我还是饶有兴趣的认真倾听,并一次次被感动。参观完展览,仕文又带我们参观了雷锋协会陈实工作室。吃过午饭后,我们就匆匆离开了宜昌。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交流的也不是很多,临行前,仕文校长送给我一本他写的书,这本书是由冷宽将军亲笔题写的书名、田永清将军做的序——《播种明天》。我想,通过这本书,我会对乔仕文校长以及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有更多的了解,也会通过这本书走进他所创建的雷锋中学、雷锋军校。

  一周后,我读完了这本书,感慨颇多,翻阅着那一页页闪耀着人类智慧之光、美好理想、坚定信仰、执着追求的文字,我仿佛穿过层层的岁月之门,看到了那遥远的过去,看到了一个农家孩子跟在父亲的身后,弯着腰,弓着背,在田地里“像牛一样劳动”;看到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为参加环城万米长跑比赛,每天清晨,迎着初升的朝阳,奋力的奔跑在古城荆州的街巷;看到了一个心情惆怅的青年在大山深处,踩着崎岖的山路,一户一户寻找那些失学的孩子;看到了一个踌躇满志的壮年人在激情的向他的老师们描绘他宏大的梦想;看到了一个两鬓染霜、年过半百的中年人还在继续着他的梦想,为他热爱的教育事业负重前行;又仿佛看到了一个耄耋老人在向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讲述雷锋叔叔的故事......

  《播种明天》是一部成长纪实,记录了乔仕文从小到大、从求学到工作、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校之长的成长历程,也记载了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对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的探索,对人生梦想的执着追求,其中每一段人生都很精彩,都很励志,年华尽管付水流走,但沉淀下了金子般的故事,跨越时空,向一代代后来人不停的讲述。

  乔仕文从1991年参加工作,始终没有离开教育战线,先后担任过宜昌市第十一中学教师、宜昌市第十中学校长、宜昌市第九中学校长、宜昌市金海学校校长、宜昌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学校校长、宜昌市特教学校党总支书记。30载的辛勤耕耘,留下了闪亮的足迹。他工作过的每一所学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的种子被他勤劳的双手播撒,金秋的美景被他智慧的头脑描绘,他不只是在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在耕种心田,塑造灵魂。

  六年时间,他将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打造成全国知名的雷锋中学,4年时间将第九中学创建成雷锋军校,一年时间将一所民营学校建设成文化气息浓郁的欧阳修中学,又用五年时间,创建青少年综合实践学校,创办的三峡少年军校,成功入选教育部三大重点研学基地。如今他又走向新的工作岗位,献身祖国特教事业。

  春风十里不如你,留下足迹最美丽。朝着历史的方向,我们去追溯那一个个闪光的脚印,去探寻它成长背后的故事。

  一个人做一件事很容易,只需要一时的想法即可,但是,让一个人30年如一日的坚持,那就不容易了,需要一种力量,一种持久的力量来推动,这种推动背后一定有精神的力量作为支撑,我想,这就是信仰。信仰是精神世界中发出的巨大力量。它能托起沉沦的人生,点亮心灵的灯盏 ,给人一种精神的仰望和生命的活水。革命战争时期,信仰就是把生命和身体交给党和国家,和平时期,信仰是对自己所负使命、承担责任的忠诚与信守。

  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信仰就是对自己选择的人生方向、目标,做人准则,做事原则的坚持、坚定、坚守。

  乔仕文作为一名献身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他的信仰的文化源泉就是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怀和个人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纵观他的半生,始终以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以与人为善,无私无畏的价值追求对待生活和前途。这不正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吗!这不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吗!

  在不同的工作阶段,他一次次临危受命,从一个薄弱学校到另一个薄弱学校,这就是信念的能量;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献,这就是大爱的胸怀,他不畏惧困难,自力更生,这就是忘我的精神,他勇于开拓创新,不等不靠,这就是进取的锐气,这些不正是雷锋精神的生动体现吗,这不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吗!

  在十一中工作刚刚有起色,乔仕文主动请缨,放弃城市里优越的生活,到山区农村支教,这让我想起雷锋到鞍钢不久,听说弓长岭矿需要人,但是因为条件艰苦,没人愿意去,雷锋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并且干出了成绩,这也成为他工人岁月中的一段非常重要的成长经历。

  乔仕文为了找回流失辍学的孩子,一次次走进那些散落在大山深处破旧不堪的土砖瓦房子,满含深情的劝说孩子的父母,只有让他们接受更多的教育才会早日摆脱贫困,那是怀着怎样的一种社会责任和对教育事业的主动担当。

  “他们是大山的孩子,更是大山的希望,他们的笑脸让我明白了大山深处有最淳朴的爱,他们的眼神让我们看到了山区教育的责任和大山未来的希望。”这是爱的流淌和力量。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大山深处的孩子是淳朴的,他们是大山的希望,这就是教育的责任。一年的支教工作虽然短暂,但却对他的一生有着深刻而深远的影响,也让他认识到我国乡村教育振兴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第十中学被人们称为宜昌市最薄弱的学校,教师纷纷要求调走,优质生源严重流失,师生普遍对学校信心不足。乔仕文校长的到来,让这个正走向衰败的学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于是,湖北省首个雷锋中学诞生了。将一个生员匮乏的学校彻底改变了面貌,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他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又迈出了新的步伐,接任第九中学校长一职,面对诸多不利因素,他没有抱怨,再次创新,创建宜昌首个雷锋军校。让前途迷茫的学校走出困境,打造出一片新天地。四年后,他再一次临危受命,挺身而出,担任民营学校金海学校的校长,又创造性的提出建设欧阳修学校,将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给学校赋予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正如他在书中所说,”选择欧阳修文化建校育人,其目的是想通过欧阳修作为支点和纽带,构建学校的文化系统,让校园文化的根深深扎进中华民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土壤里”。

  这时,宜昌市创建青少年综合实践学校,他又成为了校长的不二人选。面对不熟悉的基建工程和研学领域以及有限的资金,他又从头开始,敢为人先,带领全体职工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创办了三峡少年军校,并且成功入选教育部三大重点研学基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看到风光的表面,却不知背后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冥思苦想,多少道艰难险阻。

  2018年夏天一个周六的中午,在家里刚刚吃过午饭的乔仕文看着窗外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从天而降的暴雨,他的头脑中不停的闪现出正在建设中的基地,基地的建筑物都是修建在最低洼处,一条长长的土墙刚刚砌好,如果出现山体滑坡,一种不祥的预感,让他再也呆不住了,电闪雷鸣中他冲出了家门,驾车直奔基地。一处处查看,关闭了电闸,清理了垃圾,疏通了排水通道,又带领全体教师抢运了桌椅,淘尽了积水,擦干了器械,一直战斗到暴雨停歇。结果,木质装修的少儿剧场保住了,保管室里的物品保住了,实训器材保住了,教室里的桌椅保住了。看到这一幕,让我想起了雷锋带领工人们在雨中抢救水泥,不顾个人安危,不惜拿出自己的棉被。这不就是我们当代的雷锋吗,这不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吗?

  种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乔仕文在创建雷锋中学、雷锋军校、三峡少年军校的过程中,得到了上级领导、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乔仕文校长的感召下,迟浩田、冷宽、田永清、高学敏、刘德全、李光祥等众多将军走进了宜昌;董兴喜、姜国林、黄德宝、鲁国平等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雷锋藏品收藏家走进了宜昌;乔安山、季增、赵明才等一批雷锋生前战友走进了宜昌;郭明义、孙茂芳、高玉宝等一批道德模范走进了宜昌;雷锋生前的领导、工友、辅导过的学生走进了宜昌,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关心教育事业,热爱雷锋文化的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走进了宜昌,他们为乔仕文校长的执着而来,他们为祖国的明天而来,他们为雷锋精神而来。

  2020年,乔仕文再一次背起行囊,义无反顾的走进了特教学校。

  办有灵魂之学校,育有担当之学生,这就是乔仕文校长,作为一名普通教育人的梦想。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书中也流露出乔仕文对教育的困惑、对学生的担忧。“我们今天的教育有知识却没有文化,我知道,这不是某一两所学校的错,这是我们所有校长们的悲哀和失职,因为我们教育人心中早就被利益、名誉、地位塞得满满的,却没有给信仰和信念留下适当的空间”。

  30年,弹指一挥间,他一次次出发,践行他的教学理想,用行动圆他的教育梦。梦想照亮现实,有梦想就会有未来。

  30年,沧海桑田,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用他的探索和行动,为以雷锋精神办学育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开展学雷锋活动,建设雷锋基地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践行雷锋精神,就是要像雷锋那样,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把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用于服务人民,以助人为乐、我为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服务于社会,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以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对待工作和生活。

  “信仰的天空是火热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走进宜昌,走进雷锋学校,走进乔仕文的雷锋世界,像他那样,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雷锋为榜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践行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我们相信,雷锋精神必将为构筑中国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强健民族气魄提供精神给养,雷锋精神也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之源、力量之源。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眷顾勤奋者!我们祝福乔仕文,愿他的教育梦想早日成真!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