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邢台 > 正文

邢台:小院里缝纫机“织”出幸福生活

来源:牛城晚报编辑:王敏发布时间:2020-07-19 17:40:12

  

“娘子军”在扶贫小屋加工手工艺品

  “哒哒哒哒”……宽敞明亮的房间内,十几名妇女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飞针走线,锁边接口,一个个毛绒玩具、劳保用手套在她们指间灵活展现。这是市信都区浆水镇上寺村的扶贫小院加工车间内每天上演的场景。受家庭等多种因素影响,上寺村部分妇女劳动力和残疾人难以外出就业。区妇联、残联充分挖掘山村妇女增收致富潜力,启动缝纫机手工加工扶贫项目,培育扶持有意向的农村妇女,依托自家闲置房屋,带头成立手工加工企业或站点,并组织有意向的农户开展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引导该村妇女利用闲置房屋建起扶贫小院。

  “以前连缝纫机也不会用,没想到现在一天就能做出简单的草莓造型工艺品。不出远门也能挣钱。”在加工车间上班的村民张英彩说。张英彩的母亲是一名残疾人,全家几口人收入微薄,在镇村妇女干部和残联工作人员的鼓励引导下,她去年冬天加入扶贫小院,现在已经成为一名熟练工。从她家走到扶贫小院,大概3分钟,做点儿加工活,每天能挣30多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人。

  “都是‘娘子军’,有的得照顾老人,有的要管孩子上学,还有的是残疾人或者家属。”上寺村扶贫小院负责人刘海英介绍,一台缝纫机就行,不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设施,技术简单易学,工作时间灵活,挣钱增收的同时还能顾家,周边十里八村的妇女都争相加入。果蔬造型、动物造型、卡通明星……看着一片片碎布头经姐妹们的巧手制作变为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刘海英又打算着开一家手工艺品展示销售超市,提升增收空间。

  “受疫情影响,今年开工比较迟,但大家干劲都特别足。最近,我们又接了一批玩具加工的订单。也希望能教更多留守在家的村民学习缝纫技术,带着更多乡亲靠自己的双手增收致富。”刘海英说。(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昊 通讯员王聚芬 文/图)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