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机场鸟瞰效果图
在邢台,你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向西,轻松翻越巍峨连绵的太行山;向东,最快4个小时就能看到苍茫浩瀚的大海;南来北往穿梭而过的列车,更是早已融入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
高速、高铁,一条条道路,沟通南北、连接东西;邢台机场开工建设,填补邢台空中运输空白……在牛城大地上交织成一张陆空纵横的交通网。
这张网,正在继续编织中!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上提出,“着力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城市,打造东出西联、沟通南北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使邢台成为京津冀东南门户城市。”
一张发展新蓝图,擘画出了我们共同的愿景……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侯东杰 李博
邢台机场全面开工建设填补本市空中运输空白
飞行区场道及附属设施工程已进场施工,航站区房建工程、配套道路工程、供电线路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召开前一个月,邢台机场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这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要项目,是河北省实现“市市通机场”目标的重要支撑,建成后将填补邢台空中运输的空白。
随着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也不断升级,公务、商务、旅游、探亲出行需求不断增长,邢台对航空运输的需求期望持续增长。经过10年不懈努力,邢台机场建设一步步从蓝图成为现实。
邢台机场设计目标年为2025年,设6个机位的站坪,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年邮货吞吐量1300吨,航班飞机起降量为6080架次。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说,力争用一年时间完成主体工程。邢台机场是打造京津冀机场群的重要项目,也是邢台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推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机场建成后,将改善本市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和对外交流合作,加速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环城公路11月份全线贯通邢台迎来“大外环”时代
8月11日下午,国道G340邢台段绕城改建工程南水北调特大桥的施工现场,邢台路桥的工人们正绑钢筋支模板,月底南水北调特大桥将完成最后一节段合拢。
与此同时,路面作业的工人正在紧张地进行路缘石小部位作业。
打开效果图,一条紧紧围绕本市城区的长龙跃然纸上,这条长龙就是建成后的“大外环”——邢台市环城公路。正在施工中的G340绕城段、S342绕城段和已经通车的G107绕城段,以及现有的西环路连通,将形成邢台市的大外环。
整个大外环预计今年11月实现全线贯通。环城路建成后,合围面积约为380平方公里,是目前市区面积的3倍。
曾经的外环即将成为内环,邢台迎来“大外环”时代。大外环建成后,可整合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资源,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和区域交通对接,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区承载能力和辐射力,加速邢台经济圈的形成。
不仅如此,这还是一条破解重车穿城、减少污染的环保路。如今,建好的G107绕城段,大货车绕城而行,减少市区环境污染,降低了交通噪音。
机场在建、轻轨谋划邢台交通将超越“四通八达”
近年来,本市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02万公里,公路密度162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干线公路里程2646公里(含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密度20.8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一)。
境内高速公路有京港澳、大广、青银、东吕、邢衡和太行山高速,共6条段649公里,高速公路密度5.2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四);普通干线公路有107线、106线、308线、邢和线、邢清线、邢昔线、邢左线及高速公路连接线等1998公里。
铁路方面,南北方向有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九铁路;东西方向有邯黄铁路和邢和铁路。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说,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交通运输部门在全市高质量赶超发展中要当先锋、走在前。
他说:“紧盯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围绕打造京津冀东南门户城市,结合中心城市成长三年行动,适度超前谋划中心城区快速通道、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轨道交通等项目,争列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快与周边大城市靠拢、向沿海发达地区接轨,力争通过三五年努力,推进邢台交通再上一个新档次。”
同时,实现全域公交一体化是该局今年向全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他们将全力推进各县(市)城乡公交发展,打造全市城乡一体的三级公交网络。
加强各领域深度对接发展新蓝图擘画共同愿景
打造京津冀东南门户城市,是邢台人多年来共同的希冀。
南宫市委书记刘金宇说,南宫从历史上就是冀南经济商贸重镇,素有“旱码头之称”,其贸易批发辐射周边50多个县市。围绕“京津冀东南门户城市”这一思路,南宫提出了“以产兴城、以城兴产、产城互动”发展思路,将重塑“旱码头”辉煌。
下一步,南宫市将整合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旅游+文化+生态”城市发展格局,把南宫打造成京津冀地区独具地方文化特质的旅游休闲胜地。同时,将立足以产兴城,投资3亿元建设洗染整服务中心和污水处理厂,打造精品羊绒服装服饰产业园、冀南家具产业园等特色产业集群。
市发改委主任兴连根说,建成京津冀东南门户城市,目的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要建成京津冀东南门户城市,就要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升邢台在区域发展中的能级。”兴连根说,市发改部门将积极作为,主动谋划重大项目,加强与京津在交通、产业和民生等领域的深度对接,积极参与区域分工与合作。比如,在高效融入京津冀交通圈的基础上,大幅提升航空、高铁、高速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通行便捷度,就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