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基层推荐、市道德模范推荐工作组委会评审,现对邢台市第八届河北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及事迹进行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1年5月25日至31日)。联系单位:邢台市文明办。联系电话:0319-3699961。
一、河北省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王树亚、夏雪利夫妻。夏雪利,男,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2005年退伍后从事个体经营,妻子王树亚是柏乡县中心医院病案室副主任。平凡的他们,却做出不平凡的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王树亚因为父母生病住院需要照顾老人,没能参加医院驰援湖北医疗队;父母出院后,她偷偷在武汉卫健委官网上报名参加支援武汉的志愿者。得知妻子的想法,丈夫夏雪利决定跟妻子并肩作战。接到援汉医务志愿者的工作证明后,他们从家乡驱车800多公里援助武汉。在武汉的35天,妻子王树亚在隔离点看护患者,丈夫夏雪利每日到老旧社区病人家中做消杀,或运送医疗物资和药品。2020年3月,武汉市江汉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为他们颁发《武汉市江汉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纪念证书》。他们说:“只想成为抗疫万里长城中的一砖一瓦,为湖北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段记忆此生不悔。”2020年5月份,获评助人为乐类“时代新人·河北好人”。2020年11月,获评“中国好人”。
二、河北省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王小印,男,汉族,194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小学学历,隆尧县固城镇固城村村民。2020年7月26日下午,74岁的王小印开着三轮车带着瘫痪的妻子到隆尧县泜河生态涵养区游玩,行至县城泜河官庄桥时,突然传来两个孩子的呼救声:“有人掉进水里了,快来救人啊!”随着呼救声望去,看见桥北水坝西南侧方向,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正在水里挣扎。危急时刻他立即停下三轮车,叮嘱老伴一声,撒腿就往落水点跑。到达河边后,王小印迅速判断落水儿童位置,然后一头扎进水里实施救援。游到落水儿童身边后,王小印一把抓住孩子胳膊,出于本能反应孩子奋力挣扎,不小心抓伤老人腹部,但凭着过硬素质和极强的水性,最终将溺水儿童成功救助上岸。孩子逐渐恢复意识并得到妥善安顿后,浑身湿透的王小印忍着伤痛,带着老伴默默离开。落水儿童父母得知情况后,找到家中表示感谢,并送上2000元现金。但是老人当即拒绝并表示“这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应该做的”,其事迹受到当地群众广泛称赞。
三、河北省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邢子福,男,汉族,1982年9月出生,群众,邢台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广宗工作站聘用放映员。从事电影放映工作21年以来,风雨无阻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更好更及时拓宽映前宣传知晓率,将电影送进各个村庄,每次都是提前到达放映点,清扫放映场地,利用车载喇叭、村委会喇叭传播放映内容,发放影讯资料,悬挂宣传条幅、着装挂牌上岗。每次放映结束后无论多累,都会告知群众下期放映内容。每次放映前,他都需要提前两天进村查看放映场地和电源位置,放映当天需要提前三个小时进村,先开车巡回宣传,然后娴熟地支银幕架子、挂幕布、摆放喇叭、检验电源安全性、摆放放映设备,等群众晚饭后陆续前来观看上电影时,他常常是饿着肚子监视放映状态,一坚守就是一个多小时,当听到群众享受文化大餐的喜悦时,他也经常投入地忘记了劳累和饥饿,等群众散场后他还要用一个多小时进行收场,能吃上晚饭也就到了深夜十一点多。在他的努力下,广宗县年年都在全市超额完成264场的放映任务,仅最近三年,每年在22个重点村受益人数稳居4万多人,受到乡亲们的广泛赞誉,并多次荣获邢台市优秀放映员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四、河北省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杨国林,男,汉族,197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邢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襄都区二大队天一中队副中队长。2021年,疫情发生以来,迅速下沉基层一线,主动请缨驻守邢台北高速口防疫点,虽然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工作,但面对群众一次次的提问,他总是不厌其烦和蔼地回答,纵使同样的问题他已经解释过千百遍,他总是说群众是第一次听我说。一天下来,行走超两万步,话说得太多了,嗓子冒火,声音沙哑。在每一次执勤检查中,他都会特别注意观察,哪里是最佳管控点、如何有效分流交通、怎样提高保障水平,并及时向大队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他通过实地勘察,利用反光锥筒和横杆对车辆人员及检查站通道进行合理区划,划出小型车道、大型车道、非机动车行人通道和防疫绿色通道,并在前端设置提示牌,总结出分流引导工作法,被市大队采用,并在全支队19个检查站推广。截至1月18日,他带队累计检测过往车辆8300辆,人员16400人,保障物资运输车辆502辆,劝返387辆中高风险地区车辆,发现发热病人1人并移交相关部门。从警20年来,出色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邢台市园博园、绿色太行国际自行车大赛、邢台市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活动保障工作,履行了一个人民交警的初心使命。个人先后荣获邢台市公安局百佳民警、国庆70周年安保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立功受奖。
五、河北省孝老敬亲模范候选人
聂建梅,女,汉族,49岁,群众,新河县寻寨镇邢秋口村农民。“好媳妇”聂建梅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儿媳对瘫痪公公的“至亲至孝”。婚后,空闲时就和丈夫一起去县城打零工,忙时自己在家里耕种几亩薄田,日子虽不富裕,但也算惬意。但好景不长,婆婆因病去世,留下了公公一人,公公很快变得孤独抑郁,后来越发严重,大部分时间记忆失常,行为怪异。祸不单行,没几年小叔子又突患癌症去世,公公病倒在床,瘫痪不起,弟妹带着两个上学的孩子,无法照料老人,担子落在了聂建梅身上。多年来,她对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照顾有加,乡亲们交口称赞。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乡里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