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地图中输入“云波鹅业”,手机导航马上锁定原阳县路寨乡指挥寨村。
对于大多数新乡人来说,这是个陌生的村子。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村子,去年的鹅产业净收入超过了5000万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鹅村。
“指挥寨村全村316户1348人,直接从事鹅产业的达1000人,以2019年为例,人均增收4万元以上。”说到村里的鹅产业,村党支部书记陶云波颇为自豪。
从综合因素来看,指挥寨村既没有交通优势,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更没有“高人”指点,是如何发展起来鹅产业的呢?
这要从陶云波“摸着石头过河”说起。2000年之前,陶云波跑过运输、养过猪、承包过面粉厂,但都没有给他带来成功。2000年,当年30岁的陶云波当选为村支部委员后,他对致富的渴望更加强烈了:其一,是要让小家富起来;其二,他要带领乡亲们一起奔小康。
当时,有一个山东人在指挥寨村合伙养鹅,加上陶家祖辈有孵鸡仔的经历,陶云波决定试一试养鹅。结果,他一说养鹅,首先遭到父亲的反对:“咱这附近有见过养鸡养猪挣钱的,还没有见过养鹅发财的。”
反对归反对,但年轻气盛的陶云波还是决定试一试。他买来鹅苗后,没有人帮助,就带着两个儿子到河滩放鹅。养了八九十天,不料鹅头上没长“包”,卖不出去。也是天无绝人之路,最后县城一个商贩把鹅带到郑州给卖了。一算账,居然挣了2000元。
接下来,陶云波又买了200只鹅苗。结果,因为天热晒死了三分之一,圈养在简易棚漏雨又淋死了三分之一,最后剩三分之一在街上乱跑。但让他意外的是,就这样散养到最后,竟然没有赔钱。
“养鹅不是挣不到钱,是咱没有技术,没有用全心。”塞翁失马,焉知祸福。陶云波认准商机,从2003年开始养种鹅卖鹅苗。在经历了2003年“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影响后,2005年,他与人合伙舍弃土炕孵化,开始采用电子孵化机,鹅苗成活率大增的同时,成本却开始大幅度下降。到2006年,陶云波年销售鹅苗二三万只,年纯收入达十多万元。
2007年,陶云波发动村民入股,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云波鹅业合作社,当年就收入了55万元。随着孵化鹅苗的收益越来越多,村民们看准了“要致富,就养鹅”。
在延津县城修了30多年摩托车的陶云清回来了,在大型工厂当工人的陶云凯回来了,在新乡开饭店的张玉坤回来了,他们纷纷舍弃旧业,加入到孵化鹅苗的产业大军。
贫困户陶云海、朱立云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争取来小额贷款,上了鹅苗孵化机,年收入分别在10万元和20万元左右,很快就脱了贫。
在指挥寨村,六七十岁的老人送过孙子孙女上学后,在孵化厂或打扫卫生,或孵化鹅苗,或给鹅苗打针,每小时可挣15元至20元。在几家大的孵化厂和屠宰厂,固定工人每月可挣到六七千元工资,回乡创业、在家门口打工成为村民们的共识。
截至目前,指挥寨村发展起96家鹅苗孵化厂、两家屠宰厂,带动农户100多户,成为全省鹅苗孵化产业的龙头,被中国鹅业发展大会誉为我省鹅孵化产业第一村。
不仅如此,全村仅服务鹅业运输车辆就达120台,并带动了300人就业;产业兴旺带来人员流动,村里规模较大的饭店已有3家,家家生意火爆;消费能力的提高吸引着小商小贩,他们或贩卖鹅苗,或经营小生意,人数比前些年明显多起来了。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民幸福,这种幸福包括生活富裕和精神愉悦。指挥寨村村“两委”在发展鹅产业的同时,还通过评选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共产党员、教育之星等抓好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成立盘鼓队、腰鼓队丰富文化生活,通过为7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举办饺子宴等进行孝亲敬老活动,指挥寨村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最让陶云波自豪的是,近10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没有一对儿夫妻离婚,更没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比致富、比孝顺、比学习、比文明,在这里蔚然成风。
“下一步,我们还将规划产业园区,提升科技水平,让鹅产业再上新台阶,让指挥寨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时至深秋,农村秋种正在接近尾声,陶云波总喜欢行走在田间,谋划着、畅想着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