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高管离职 美元债违约 禹洲集团难走出困局

来源:发布时间:2022-03-23 16:52:30

  经过前期的一系列挣扎,禹洲集团还是出现了美元债违约,同时公布的还有高管离职的消息。业内人士认为,鉴于目前的一系列危机,禹洲集团短期或难走出困局。

  记者丨晓敏 见习生丨高原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经过前期的一系列挣扎,禹洲集团(01628.HK)终于还是出现了美元债违约,同时公布的还有高管离职的消息。

  一夜之间,禹洲集团同时爆出两则负面新闻。

  而在此之前,禹洲集团就已出现业绩“变脸”、评级下调、变卖资产等诸多问题,而这又根植于其近几年疯狂扩张的后遗症。

  业内人士认为,鉴于目前的一系列危机,禹洲集团短期或难走出困局。

  高管离职 美元债违约

  3月7日晚间,禹洲集团副总裁张岩因个人原因辞职的消息让房地产圈大佬动荡的风波又多了个看点。

  据了解,张岩于2019年加入禹洲集团,担任禹洲集团副总裁,兼禹洲集团慈善基金会常务理事,分管集团营销、品牌、客研及慈善基金会工作。

  在加入禹洲集团之前,张岩曾先后任奥山控股集团副总裁兼区域集团总裁、融侨集团(01918.HK)首席营销官兼首席品牌官、雨润地产集团副总裁、融创中国集团营销中心总监。

  这位被外界认为为禹洲集团千亿目标实现立下汗马功劳的肱骨之臣的离任不禁引起了外界的众多猜测。

  实际上,近来,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地产圈大佬离职的报道也频见报端,为业绩买单的声音甚嚣尘上。

  央视财经评论员薛建雄对鳌头财经表示,在地产行情不好的背景下,高管跳槽很正常,原因除了离职高管本人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不看好外。

  房企层面也希望借此替换新人节约成本,毕竟功劳簿上的老臣都薪资不菲。

  汇生国际资本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黄立冲也对鳌头财经坦言,很多房企在出现实质性违约的时候,意味着公司很多功能已经不需要了,例如拿地、营销、开发管理等作用都减弱。

  此时房企会选择裁撤用不上的管理人员,且很多时候管理人员自身也会觉得没有什么发挥的地方而选择离职。

  与高管离职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则重磅消息,那就是禹洲集团的美元债实质性违约。

  3月7日晚间,禹洲集团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发行的并于联交所上市的2023年到期的8.5%优先票据(「2023年票据II」)的利息2125万美元,已于2022年2月4日到期应付。

  根据2023年票据II的信托契据,本公司有30天宽限期支付利息以避免违约事件。宽限期现已届满而本公司并无于届满前支付有关款项。

  上述未支付已构成违约事件。因此,票据持有人可以要求即刻偿付本金和应计利息。截至本公告发布之日,该票据的未偿还本金为5亿美元。

  已现评级下调

  变卖资产等问题

  禹洲集团的美元债违约可谓符合市场预期,因其近来在债券市场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挣扎。

  1月24日,禹洲集团发布公告称,于2022年1月20日发行了本金总额为4.53亿美元的新票据以交换本金总额为4.77亿美元的交换票据。

  此外,该公司表示,没有支付2022年1月23日到期的剩余2022票据II的本金和利息,也不预期将支付于2022年1月25日到期的剩余2022票据的本金和利息。

  万得数据显示,禹洲集团有3只境外存续债券将于今年到期,即上述三只债券。

  2月11日,禹洲集团公告拟对集团两只美元债剩余部分发起二次交换要约。

  3月2日,禹洲集团尚未支付交换要约剩余2631.6万美元本金,或已触发3笔私募债及银团贷款交叉违约。

  禹洲集团和债权人的关系或已相当紧张。

  3月1日,禹洲集团公告表示,目前,某些称其持有旧票据少数权益的人士联系了公司,表示如果公司不按他们的条件赎回旧票据,要对公司采取法律行动。

  恳请所有债权人不要采取破坏公司稳定性的激进法律行动,打算公平对待所有债权人。

  禹洲集团的一系列债务问题引来了多家评级机构对其下调评级。

  2021年10月起,穆迪、惠誉等相继下调禹洲集团评级。2022年,禹洲集团被下调评级的事件更是连绵不断。

  例如,1月6日,联合国际将禹洲集团的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从“BB-”下调至“B”,继续把禹洲的评级列入评级负面观察名单。

  2月9日,惠誉宣布将禹洲集团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从“C”下调至“RD”(限制性违约),确认其高级无抵押评级为“C”,回收率评级为“RR4”等。

  与此同时,禹洲集团进行了多次“卖子”自救。

  据了解,去年12月,禹洲集团质押深圳总部大楼,获得银行提供的11亿元贷款;1月5日,禹洲集团将旗下禹洲物业服务全部已发行股本以不高于10.6亿元的代价拟转让给华润万象生活(01209.HK);2月22日,禹洲集团公告以3.05亿港元的价格出售其所持有的健采有限公司股权予泰捷有限公司。

  闽系房企高杠杆扩张后遗症

  作为闽系房企之一,禹洲集团这几年迅猛扩张,但也遗留了众多问题,这或是其近来陷入多事之秋的根本原因。

  据了解,2017年,禹洲集团定下了2020年实现千亿元销售额目标,从此开启了高杠杆扩张之路,确也于2020年成功突破1000亿元,销售额达到1049.67亿元。

  不过,禹洲集团销售额猛增的同时营收并没有同步增长,万得数据显示,2017-2020年,禹洲集团营收分别为217.4亿元、244.1亿元、233.7亿元、105.4亿元。其在2021年公布半年度业绩之前还重列了2020半年度业绩,出现了业绩“变脸”。

  有地产行业内部人士对鳌头财经表示,房企销售额一般是其当年营收的两三倍,差距较大的在三四倍左右,禹洲集团2020年销售额是营收的近10倍,其无法摆脱业绩“注水”的嫌疑。

  更重要的是,禹洲集团的负债水平这几年出现飙升。

  万得数据显示,2017-2020年,禹洲集团的总负债分别为624.6亿元、936.3亿元、1177.1亿元、1439亿元,三年时间扩大了2.3倍。

  薛建雄对鳌头财经表示,禹洲集团这几年扩张很快,且商办资产很高,加了很高的杠杆,导致其这几年负债把利润、资产都吃空了,加上不动产贬值,压力很大。

  另一位房地产内部人士对鳌头财经坦言,禹洲集团这几年扩张过程中很激进,拿地成本很高,多采取拼地的模式,且拿了很多商办资产,无法实现高周转。

  而其管理和资金链又很难跟上。

  此外,在布局方面,与很多闽系房企类似,禹洲集团2016年将总部从福建迁到上海。

  而与大多房企不同的是,而后公司又在深圳设立双总部,这被外界解读为其布局大湾区的信号。

  然而,2020年财报显示,禹洲集团在大湾区的销售额仅为28.48亿元,约占公司总合约销售金额的2.71%。

  业内人士认为,大湾区除了广州和深圳外,其他城市也面临去化问题,禹洲集团布局大湾区没那么容易。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对鳌头财经表示,禹洲集团2017年以来实现迅速扩张,但也留下了很多隐患。

  在去年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其高杠杆高速扩张的弊端加速暴露,企业流动性压力增大,最终走向债务违约。

  对于禹洲集团来说,未来发展依然困难重重,短期内流动性压力难获根本性解决。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